10月22日,为期三天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落下帷幕。大会期间,众多互联网大咖云集浙江乌镇。这座小镇,自来钟灵毓秀,谢灵运、萧统、范成大、茅盾、木心等都曾在此出生或生活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文化名人,走进乌镇的人文深处。
谢灵运:曾经那么多山水,除却乌镇不居
谢灵运(年-年),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世人称他“谢康乐”“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因为政治上的不得志,谢灵运将精神寄托于自然山水。隐退后他在乌镇造了一座庭院,位于今乌镇石佛寺的西南,当时称“西林”。宋朝人发思古之幽情,念谢公之灵秀,将“西林爽气”定为“乌青八景”之一。谢灵运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诗句,逼真细致地刻画出自然景物之美,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唐代白居易有诗云:“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沈约:从昭明书院到《昭明文选》
沈约(年-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人,齐梁文坛领袖。他和谢眺等开创“永明体”,讲求声韵格律,促成了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发展。
沈约曾在南朝的宋、齐、梁三朝中为官,梁武帝时官至尚书令、太子少傅。因其先父的墓地在乌镇河西,每年清明,沈约总要来此扫墓,并守墓数月。梁武帝担心太子萧统因此荒废学业,但又不能阻止沈约的孝行,只好让太子随沈约到乌镇跟读。于是,一座书馆在乌镇青墩翼然而立。太子和沈约在这里生活、学习,年复一年。
这位太子,即是历史上有名的昭明太子;这个书馆,后来人们叫它昭明读书处或昭明书院。太子编辑整理的《昭明文选》,是我国第一本集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集,与后来的《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抄》等是古代读书人的手头必备,影响深远。
范成大:田园风物集大成,怎少得了这座古镇?
范成大(年-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吴郡(在今乌镇以北)人。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范成大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描绘了江南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范成大访游乌镇时,吟有《乌戍密印寺》:
青堆溪上水平堤,绛瓦参差半掩扉。
我与圣公俱客寓,人传帝子尚灵威。
胜缘龃龉三重障,志士辛勤十载归。
花木禅房都不见,但余蝙蝠昼群飞。
张杨园:在这里,耕耘,写作
张杨园(年-年),名履祥,字考夫,号念芝,因世居乌镇近郊杨园村,人称杨园先生。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一生崇奉程朱理学,以教授学生为务,提出“祖述孔孟,宪章程朱”的宗旨,尤其重视启蒙教育和做学问的方法示范,为乌镇历史上排名第一的乡贤。同治十一年(),朝廷降旨准张杨园从祀圣庙,即把张杨园的牌位供奉在孔庙正堂前的廊屋里。
张杨园中年起经营农务,以实践所得,写成《补农书》。该书广泛流传于苏、浙、皖等地。当代农学专家陈恒力评价该书是“总结明末清初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的伟大作品之一,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种最可宝贵的遗产”。
鲍廷博:我爱书,像爱乌镇那样
鲍廷博(年-年),字以文,号渌饮,祖籍安徽歙县长塘,后迁居桐乡县青镇(今乌镇)杨树浜南村。
鲍廷博勤学好古,不求仕进,喜欢购藏秘籍。其所藏之孤本、善本计30集,收书种,内容涉及经史考订、算书、金石、书画、地理、诗文集、书目等,是我国古代著名大型丛书之一。藏书之多,时誉之盛,鲍廷博却把自己的藏书楼命名为“知不足斋”。乾隆诏修《四库全书》,鲍廷博集家藏图书种(多系宋元旧版)送呈四库馆,为当时私人藏书家进献之首。
鲍廷博藏书特别值得称赞之处是他的“以散为聚”的藏书思想,所谓“以散为聚”主要表现为以刻书的方法把书存之于世。所以他在中国出版史上亦有一定地位。他最早刊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此本一出,《聊斋志异》得以广泛流传。
茅盾:从未遮断过的乡思
茅盾(年-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观前街。此后至年春离乡求学,茅盾在此生活了13个春秋;于今,这里作为茅盾故居(纪念馆)全面维修并对外开放。
茅盾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后,他任第一任文化部部长。
在其代表作《春蚕》《秋收》《林家铺子》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水乡的生活片断韵味十足,令人神往,其中就有乌镇的影子。茅盾十分关心家乡建设,年5月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他说“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过我的乡思”。
木心:叶落归根,定居乌镇
木心(年-年),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画家,作家。年2月14日出生于乌镇东栅。
木心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私塾教育,年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后来又转到与他的哲学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新中国成立后木心长期在京沪展览界从事美术设计工作。
年,木心旅居纽约。到国外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写作上,出版《琼美卡随想录》《即兴判断》《素履之往》《木心散文选》等著述;他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耶鲁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也是惟一出现在美国大学课本中的中国作家。叶落归根,年,木心回国,定居故乡乌镇。年,为纪念和展示木心的毕生心血与美学遗产,建成木心美术馆,位于乌镇西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慕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