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走,喝一杯古城老酒吧曾经这么聚人气
TUhjnbcbe - 2024/3/24 19:25:00
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福兴酒店。

根据绍兴晚报的报道:

鲁迅先生曾在《孔乙己》一文中描述过鲁镇酒店的格局: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短衣帮会多点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作为下酒物,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如今,离鲁迅先生作品问世已过去整整一个世纪,这曾经熟悉的风景却依然在不少“老绍兴”脑海中浮现,今天我们把它还原,去品品古城老“酒吧”里的醇香之味。

青龙牌,招揽顾客功不可没

清末民初,绍兴城内各行各业的商铺店肆,已具一定规模和经营特色,这些店堂的大体格局基本相似,即当街一个曲尺形柜台,临街一面陈列主要商品,临堂一面是朝向顾客营业的场所,柜台里端则大都竖一块青龙牌,长方形,黑底金字,题的是书法名家写的正楷大字。

青龙牌,俗称青龙匾,是旧时绍兴传统店堂内的广告牌。

绍兴店家为何喜欢在店堂内高挂一块青龙牌?据民俗专家介绍,因越地民间常把青龙俗称为家蛇,认为它能够保佑财路亨通,故在店堂的显著位置悬挂一块青龙牌,既可以寄寓吉祥如意、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等美好愿望,又能让知晓者见之而闻香下马、知味停车。

青龙牌书写内容,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说明商品地道正宗,有的说明所经营商品历史渊源。譬如,酒店多题“香溢壶觞”“刘伶停车”“杜康佳酿”,米行写“食为民天”,水果店题“南北果品”,酱园店写“调和鼎鼐”,锡箔庄题“洪武遗风”等;也有的青龙牌上写“童叟无欺”“戒欺”等训诫警句,以示商店的道德规范。

绍兴传统酒店中最著名的青龙牌,当属因鲁迅先生作品而闻名的咸亨酒店。当街曲尺柜台的柜端,青龙牌上直书“太白遗风”4个大字,下面则摆放着青瓷酒坛、蓝边酒碗、下酒菜肴,保留着一种古朴风貌。见青龙牌者,不但人人心领神会,而且感到十分亲切,进店畅饮的欲望油然而生。

福兴酒店,上世纪60年代的人气“酒吧”

青龙牌的后面一般会放些看上去油腻腻的条凳桌椅,周遭也稍显狭窄阴暗,却是酒店供顾客独酌或对饮的雅座所在。当年,孔乙己站在柜台前,一盘青豆、一杯酒在手,立而饮之,这是不进雅座的独酌。而大多数喝酒者还是习惯一进酒店便寻雅座,以求达到开怀畅饮的目的。雅座一般为每张薄板小桌再配两条双人长凳,陈设朴实,雅而不俗,座与座之间相对紧凑,畅饮对酌者可以面对面欢谈,融合一气。

无独有偶,在上世纪60年代,位于绍兴昌安门外的福兴酒店,也有着与咸亨酒店相似的格局之妙。据不少“老绍兴”回忆,福兴酒店为单开店面,楼下设肆,楼上兼做堆栈和卧房,相传为一冯姓店主所开。店堂是一个曲尺形柜台,临街一面,柜台上摆放着一盆盆美味可口的下酒菜肴,最普通的是茴香豆、花生、豆腐干,间或也有一些鱼干、熏鹅、白斩鸡等高档菜,那是普通顾客很少问津的珍馐上品。至于店堂后半间的一块青龙牌,上书“金樽玉液”4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而青龙牌下的座位,则必须是当地善饮酒、能说会道且有一定威望的人才有资格入座。当年,昌安一带的车夫、轿夫、码头装卸工人等云集,大家在中午时分聚在小酒店里借酒解乏、谈天说地,是当时体力劳动者促进关系的理想休息之所。

近百年来,绍兴城区兴衰交替的中小酒店也有不少,其中较著名的有沈永和、王顺兴、傅有记、茂源等,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和人们生活的改善,一些酒店也慢慢失去了传统风貌,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留给绍兴人的,将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喝一杯古城老酒吧曾经这么聚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