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称会稽,自大禹治水到春秋勾践卧薪尝胆,远比现在的省会杭州(临安)历史悠久。因为几千年文化的积淀,绍兴向来人才辈出,思想家有王充、*宗羲;书画家有王羲之、虞世南、王冕、陈洪绶;革命家有秋瑾、徐锡麟;教育家有北大校长蔡元培和蒋梦麟、浙大校长竺可桢;科学家远有钱三强,近有李兰娟院士。
至于绍兴的文人,更是才情不凡,唐朝有“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宋朝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陆游,明朝有“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徐渭,清朝则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郑板桥,民国呢,则出了我小时畏惧现在叹服的文豪鲁迅。
这么说来,这样一个离杭州不远的文化历史名城,怎么着也得去游览一番。
上图是鲁镇景区
柯桥景区的“蛋筒冰激凌石”,这是我的比喻。正式的名称为云骨,石柱是古代石工们采剩了的柯山。
云骨高31米,底围4米,最薄的地方不足1米,“有朝一日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还真成了现实。云骨看似头重脚轻,却也屹立了多年不倒,堪称柯桥的镇山之宝。
景随步移,一块巨石也有不同侧面,就像罗翔老师说的,人也有多重性。
闻名于世的绍兴*酒就是用鉴湖的水酿造出来。看这鉴湖水,清澈透亮,感觉在水中划行仿佛推开了一片翠琉璃。
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两篇》里这样描写:“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说的就是这里。
古戏台还有越剧表演。越剧发源于绍兴地区的嵊州(以前叫嵊县),过去在沪杭地区称之为“绍兴戏”、“的笃班”,在越剧演员的努力下,唱腔委婉清理的越剧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剧种。
著名的影视剧演员何赛飞、陶慧敏、童蕾也曾经是越剧演员。
自三国时期,柯岩就因为历代开山采石,造就了许多石壁、石宕等壮观的自然景观。在湖中穿行,岸边是采石留下的历史痕迹。
柯岩石佛和云骨遥相呼应
游完景区,肚子饿了。到咸亨酒店转转,看看有什么好吃的没有。
这对联特别谦虚。
过去穿长衫的才能踱进店里坐下来慢慢吃酒的桌子
一坛坛鉴湖水酿成的*酒
好吃的肉冻
*酒富含多种氨基酸,酒精度较白酒略低,口感香甜,偶尔少量品尝,对身体有益。
在绍兴必须点的臭豆腐
绍兴境内河道密布,入水乡,吃河鲜。
霉苋菜梗蒸豆腐
这一段段的是苋菜梗,取长老的苋菜茎部腌制,臭豆腐就是用霉苋菜梗汁泡制的。
菜端上来,确实气味很大,爱吃的欲罢不能,不能接受的掩鼻屏气。
我还是努力吃了一段,用植物用语说:维管束已经化成了一滩咸水。
拌饭吃还是可以的。
我特别喜欢梅干菜汤。这是精细版了。
过去当地村民下地劳动,尤其是夏天,出汗多需要补充盐分,农家做法就是把梅干菜的老根煮水喝,特别有淳朴的乡土气息。
包厢外面是排档
各式各样的梅干菜,站在旁边我都沉浸在那种香气当中不忍离去。
街边的龙须糖。也要置办下,拿回家孝敬爸妈。
这一路边走边看,边吃边玩,绍兴城里还有很多名声赫赫的景点没有逛到,只能等下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