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辞乡出行别故里,绍兴师爷不一般
TUhjnbcbe - 2023/7/28 21:07:00

我们一行三十六人在陶老师和网友春晓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了绍兴市柯桥区安昌古镇。安昌古镇是浙江绍兴四大古镇之一,据说始建于北宋时期,民居沿河岸而建,桨声楫影,小桥流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我们在安昌古镇入口处,看到一条典型的乌蓬船,船头上站着一位身穿清朝长衫马褂,模样精干,神情凝重的中年男子手折扇在作揖,这就是师爷故里的标志性雕塑绍兴师爷“辞乡出行”铜像,我们围过去,站在他身后,拍了一张合影。

在铜像后侧还有一道长长的浮雕墙,可能都是绍兴师爷们的故事吧,每幅画都有一个小标题,如:“计络遇厚”、“硕学通儒”、“妻为夫幕”、“史学大师”、“守土抗敌”、“力辨奸案”、“访察纠错”、“才识通天”、“正心守洁”等等。

走进“绍兴师爷博物馆”,参观后了解了一点绍兴师爷文化,知道清代官府规定,师爷必需回避本乡,因此他们只得抛妻别子,在各个衙门之间颠沛流离。安昌著名的师爷许思湄,在《秋水轩尺牍》中如此描绘自己的生活:“为幕半生,辗转万里,惟留半担琴书,一肩风雨,做东西南北之人。”

“斯干堂”的主人叫娄心田,他的铜像昂立在堂前,他背后那些大字在吐露着心声:“功成不必在我,尽心尽言。绍兴师爷,立品洁身,仁恕求生,格物守志,功成必定有我。”看来这不是他一人之言,表达了绍兴师爷群体的立身之本。

“师爷”之名,起于明,盛于清。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是地域性、专业性极强之人才群体。古代将帅出征,以“帐蓬”(幕)为办公、生活的场所,这种“官衙”也叫幕府。在幕府里协助主帅工作的人员,就是所谓的幕僚。幕府成了各级**官署的代称。而所谓幕僚者,乃是统称,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所起的作用,又可细分为“幕僚”、“幕宾”、“幕友”。仆从们称主*官员为“老爷”,称幕僚为“师爷”,是一种比较尊敬的称呼。

娄心田(~),原名同书,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自幼聪颖好学,尤善书法。他为人乐善好施,颇有好誉,随堂兄学慕成,荐至东北奉天府为慕宾,民国初年任马占山督*府秘书。民国初年任马占山督*府秘书。九·一八事变后竭力为马出谋献策,在嫩江铁桥抗击日*,后随*至西北,转入西安特货公栈任经理,曾为东北*与红*充任联络,为陕北根据地提供方便,年赴绵阳银行任职至病故,享年70岁。

“绍兴师爷”不一般就在于他们遵守幕道,即师爷的行为规范、道义准则。入幕之首要“立品”,即“品端立醇”。师爷是文才出众的饱学之士,博古通今,足智多谋,惩恶扬善,这是师爷主流的外在表现。而深层的是内在的信仰和价值观,所以才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1
查看完整版本: 辞乡出行别故里,绍兴师爷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