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将抗疫故事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
TUhjnbcbe - 2021/7/12 13:23:00

新昌县历史社会学科工作室建设抗疫专题教学资源库

年初,我国遭受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的袭击,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停课不停学”成为全国教育人的一致呼声和行动。新昌县历史社会学科工作室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科特色,推出了抗疫专题教学资源库,免费提供给全县老师和学生选用。

据悉,“抗疫专题教学资源库”建设由新昌历史社会教研员、特级教师徐金超老师部署和协调,工作室20多位老师参与了该项工作。其特点是突出人文性和教育性,体现疫情教育、道德教育、国情教育与相关知识的有机统一。参与的工作室成员广泛收集抗疫期间的感人事迹、相关资料和数据,并结合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继开发了《在抗疫故事中感受我国*治制度的优越性》(潘碧霞)、《从抗疫故事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张秀莲)、《抗疫故事与生命教育》(陈金霞)、《疫情地图中的中国地理》(赵微)、《疫情地图中的世界地理》(历潮江)、《以武汉为中心的综合专题复习》(徐国妃)、《历史上的武汉》(*旖旎)、《新航路开辟与传染病的传播》(陈玉炎)、《历史上社会危机的种类及其经验教训》(张伟昌)等20多个专题教学资源库。每个专题资源库包括教学课件、配套练习、视频资料、图片和文字资料等内容。

这些专题资源与疫情实际结合好,与学科知识结合好,资源配套程度好,对线上学习有很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所有的专题教学资源都将教育性放在第一位,指向“立德树人”。例如,陈金铨老师开发的专题《从抗疫看中华民族精神》,用大量的疫情期间的图片、故事、数据,阐述了“爱国精神铸硬核”“团结精神聚力量”“奋斗精神强支撑”“创造精神增动力”“梦想精神筑根基”等五个方面的民族精神,依据充分,结论可信,能够起到很好的育人作用。潘碧霞的专题《在抗疫故事中感受我国*治制度的优越性》,结合*和国家的抗疫*策和各地的抗疫故事,介绍了我国*治制度的特点,总结了“*的坚强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依靠并发动人民群众”等三个制胜法宝。又如,王焰老师开发的专题《情绪控制与抗疫期间的生活》,通过一个个疫情中的情境,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心理健康知识融合进来,介绍了阅读、美食、练手势舞、做手抄报等一系列调节情绪的方法,对疫情期间“闭关修炼”的师生都有积极的帮助。张秀莲老师在设计的配套练习中,让学生结合王永富多次无偿献血、长期义务理发,徐林根冲在第一线尽可能多地入舱(隔离病房)的事迹,要求学生结合这两位好人的事迹,说一说对我们进一步做好抗疫工作的作用和启示,体现了很好的实践指向。

总之,“抗疫专题教学资源库”中所有的专题都体现了教育性、知识性、实用性、开放性的统一,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根据老师和学生具体的增删、修改、完善,教和学的使用都很方便,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工作室的老师,既有日常线上教学的任务,又要开发教学资源,不少老师反复修改,工作直至深夜,他们的研究精神、奉献精神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表扬。

目前“抗疫专题教学资源库”中的大多数专题已经通过多个网络平台供新昌的中学师生共享,“抗疫专题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在进一步的充实中。

供稿:徐金超

编辑:刘晓庆

审核:汤国荣

更多学科教学建议详见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将抗疫故事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