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眼中,浙江商人刘煊苗最具儒商的气质:从外表看,他有官员的气度;从举止看,他有商人的机敏;从谈吐看,他有学者的儒雅。在很多人看来,刘煊苗还是弃*从商转型成功的典型。而这一切,都要从他祖上那家老店“德泰堂”说起。
上世纪20年代初,刘煊苗祖父刘嗣昌在家乡创办了“德泰”号商行,经营南北货。后在上海四马路创办“德泰堂”,经营珠宝玉器及古玩。刘氏祖辈本着“德泰”的理念,为人处世、经商,尊崇儒学礼教,以德为先,生意十分兴隆。据说在“德泰堂”店前曾有一副楹联,横批是“德泰堂”,上联写着“上德下德世代积德”,下联写着“天泰地泰三阳开泰”。
世事难料,不久日*侵华战争爆发,“德泰堂”毁于战火。刘嗣昌因为健康原因,将部分资产捐助给抗日志士,剩余积蓄换成银元,结果在逃难途中,竟遇盗贼,所有积蓄,化为乌有。国破财亡,祖父在碾转回到故乡之后便一病不起,结果含恨而终。到刘煊苗这一代,“德泰堂”已经成为一个家传的故事。
年,19岁的刘煊苗开始参加工作,在一家国企的车间里上班。之后,他便担任了该企业的车间主任、团委书记,后来又担任了厂长。那时候,在当时浙江省的国有企业中,他属于最年轻的厂长之一。很快,刘煊苗便离开企业进入到*府机关,先后担任绍兴市劳动人事局办公室主任,后来升任市*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
这样一帆风顺的仕途,对于年轻的刘煊苗来说,应该正是春风得意的时期。然而,或许是血脉中流淌着经商的血,让刘煊苗毅然急流勇退,下海经商。
回忆起当时的那个决定,刘煊苗说起家乡人范蠡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轻松离去,一叶扁舟,泛波五湖,从而成为一代商圣。
或许是受这种精神的感染,刘煊苗开始了自己的经商事业。年,他率先进入国内外13家上市公司出资组建的深圳士必达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出任常务副总,帮助境内外企业在国外或国内进行资本运营。
年,他与别人合作成立深圳市首联投资公司,出任总经理,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建立了5个证券工作室,组织操盘手代客理财。
到年,刘煊苗已经成立了两家独资公司:深圳市永德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德泰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沉寂半个多世纪之后,刘煊苗祖上的“德泰堂”终于东山再起。在深圳市德泰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内也有一副楹联,横额是德泰堂,上联写着“德文德明德商德道,文明商道”,下联则写着“泰祥泰和泰永泰昌,祥和永昌”。
早在年,刘煊苗的生意就已经拓展到四川成都。那一年,他在成都开发了“新都国际广场”和“蜀都新城”几个项目,之后又与多元集团携手,在成都龙潭工业园开发了浙江天一产业园、浙商大世界以及多元总部国际。
或许让刘煊苗感到得意的,是其在年成立了四川德泰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标志着其正式进入向往已久的文化产业。同年,刘煊苗联合上海铂地投资在四川大邑县打造集休闲、度假、旅游、创新基地于一身的“西岭谷地——千雪小镇”。这一系列的项目,让这个浙江商人尝到了在天府之国经商的甜头。
“一个企业家不仅仅要创造财富,还要做智慧企业家,健康企业家,幸福企业家,最高境界就是做功德企业家。”刘煊苗回忆起5·12地震时,他让旗下的《中国西部》杂志专门开辟慈善专号,从事慈善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国慈善事业如何跟国际接轨的课题。他的这一举措也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和民*部的赞扬,被誉为中国民营企业家投身慈善理论研究第一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