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文化育人稽山中学高一学生电影月活动圆
TUhjnbcbe - 2020/12/24 18:48:00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http://www.lohasidc.com/m/

为丰富高一新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电影文学的基本知识,学习影评的基本写作特点和方法,更深入地体会、品读、欣赏必修二“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两大专题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情趣,我校举办了高一学生电影月活动。

—活动方案—

在为期一个月的观影活动中,高一学生欣赏了多部中外经典电影,并于每日观影结束后在班级的“电影月·每日点评”本上记录下当日的感想。

电影月·每日点评

△高一(13)班的“电影月·每日点评”

△高一(2)班的“电影月·每日点评”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精彩片段选编

△高一(1)班的“电影月·每日点评”

—弹幕来袭—

1

美丽

人生

“带我走!”“我要上车!”说完第一句,她放弃锦衣玉食追赶真爱;说完第二句,她坚定地不甘示弱地盯着面前的德国兵,与丈夫和儿子进入地狱般的集中营。

章心如

孟昕怡

有人胆小瘦弱,可在亲人面前却如同一个巨人,撑起所有。

人生宛如一梦,与其追逐名利,在城市喧嚣中迷失自我,不如像主人公一般“得欢当作乐”,游戏人生,拥有可爱的模样,可爱的青春,可爱的一生。于人间留下无限的欢乐过往,给人们带去无限欢乐。

王佳雯

2

入殓师

谢宣

影片中经常出现南飞的水鸟,它们扇着自己洁白而有力的翅膀,在长空上留下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痕迹。我们都在迷茫中摸索,在迷茫中叹息,逐步寻找到人生的意义。

我愿做摆渡人,徘徊在往生与冥河之间。是对亡者最大的敬意和对家属最大的宽慰了吧?

张佳恬

3

可可

西里

你们凭什么去同情这些藏羚羊而不去同情其它的动物呢?每天都在吃猪肉鸡肉,你们不会去同情这些动物,因为你们已经习以为常,把杀它们当成理所当然,你们对藏羚羊的天气同情,只是借此虚伪来安慰自己罢了。

楼上的给我听好了,我就不信你没吃过肉。就打算真没吃过,我也不信你没吃过鸡蛋鸭蛋。这个世界本来弱肉强食,存在即合理。偷猎者打破了生态平衡,破坏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同情的并不仅是藏羚羊,更是偷猎者的无知与残忍,当然更可悲的是冷漠的人心。

4

海上

钢琴师

周幸

一架钢琴,八十八个琴键,是的全部。

凭什么要接受安逸或冒险?人可以自己选择,而不是接受。的死,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选择,每个人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开始,但总有人能决定自己的归途。这是一种坚持、一种执念,更是一种锐利的不妥协。

撰写每日点评的过程,也是学生渐渐习得电影影评写作方法的过程。最终,学生将点滴之思汇聚成一篇又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

—影评获奖名单—

观《可可西里》有感

高一(2)班龚世纪

岁月的洪流卷挟了多少回忆而去,又冲刷掉了多少伤痕?

一恍,草露新芽,繁盛的羊群在高原上奔跑着,或吃草,或长鸣,美丽的青山少女重新展露出绰约的风姿,但有谁曾忆起过过去的岁月?有谁曾看见茫茫飞雪中那一串串带血的脚印?

不得不说,藏羚羊的微笑是大自然中最高明的伪装,这微笑让人们误以为它们一直很快乐,却不知它们正处于危机之中,而这危机背后便是人性的泯灭。而影片也围绕着追捕偷盗者而展开……

影片很残酷,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以任何你想不到的方式结束着,最震撼人心的,无疑是在刘栋陷入流沙时,没有一个支撑点,他只是奋力的向上爬,而抓到的是一把又一把的流沙,沙子从指尖滑落,如他生还的希望一点点消失,他眼角滑落的泪,无疑是对偷盗者最强烈谴责!

从艺术手法看来,全片以极简的尽头、藏族人民空灵肃穆的歌声,却塑造出震撼人心的场面,最平凡的语言,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多样的人性。

提笔至此,想起曾经有一篇文章《藏羚羊的跪拜》,其中的老人埋掉了怀孕的藏羚羊,同时还埋掉了它指向生灵的猎枪,当初并未有多大感叹,但当我观完此片,心中却无法平静,这无疑是对人性最真实的描写――或贪婪,或纯洁,或高尚……

就像本片导演陆川,在朗读者上所说:“可可西里不相信眼泪。”万物皆有自己的生命航线,我们应当怀揣尊重与怜惜去对待它们。

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是见证生命与信仰之地,它是青色的山梁,是美丽的少女……我们更应铭记她美丽背后的伤痕!

《美丽人生》观后感

高一(13)班章至灵

曾经,德国的天是混沌一片;曾几何时,我眼中只能看到白纸上的污点。每每检视历史,只能看到黑暗与苍凉。但看了《美丽人生》后,我忽然懂得了光明。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善良乐观的犹太青年基多来到小镇,开了一间书店,与多拉相遇并结婚,还有了一个乖巧可爱的儿子祖舒华。但好日子只过了五年,他们就被纳粹抓走送往集中营了。基多不愿儿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哄骗儿子这是一场游戏,赢的人可以得到一辆真的坦克。最后为了保护妻子和儿子,基多惨死于纳粹分子枪下。直到战争结束,犹太人全部被释放了,祖舒华都还以为这真的是场游戏。

最让我动容的是基多为了使儿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即使身处黑暗的集中营,干着最脏最苦最累的活,也依然每天绞尽脑汁地编织这个谎言,依然给儿子活下去的动力,坚持留住那一点点的温暖与希望,坚持抓住那一线微弱的光。

我也曾绝望。当眼前所见都是黑暗,该怎么办?直到有一天,我读到:“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这样说。先生还说:“倘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基多就是这样的人,他就像是几案上摇曳的红烛,燃起了光明之火,使周围的黑暗瞬间通透。虽然他已经消逝了,但他给自己的孩子一丝活下去的希望,在战火纷飞中保住了祖舒华稚嫩的童心。

傅雷先生在《译者献辞》中写道:“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我忽然懂得了黑暗与光明。为什么神既然创造了光明,却仍保留黑暗?为什么即使光明一直被黑暗笼罩,但黑暗中有时也渗着亮光?因为没有黑暗,便没有真正的光明。

没有黑暗,何来光明?既然光与暗不可切分,又何必惧怕黑暗?黑暗过后,光明必定重现。正是在黑暗中看到了那一线明亮的生机,千百年来,我们才会忍受苦难,不断前进。

我知道,我已懂得真正的光明。

扫码并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育人稽山中学高一学生电影月活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