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余铁*,年毕业于宁波商校,绍兴技师学院(筹)(市职教中心)烹饪专业高级教师、中式烹调高级技师。担任中国烹饪协会餐饮教育委员、省级学科带头人、省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绍兴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先后荣获中国烹饪大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无巧不成书
在绍兴厨师的圈子里,说起余铁*这个名字,估计一半以上的人都认识。30多年来,在绍兴技师学院(筹)的三尺讲台上,余铁*一心育桃李,带领无数学子成功走上了厨师的道路。
但是入行烹饪,完全是天意。年,高中毕业的他成功考入宁波商校,因为填报的志愿未录取,被调剂到烹饪专业。“每天用萝卜雕各种花型,可以随心所欲尝试不同的菜品,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学得很认真。”
从宁波商校毕业,余铁*到饭店工作两年,因烹饪教师短缺,不久后,他进入绍兴市职教中心任教。
“做菜重实践,教学光有实践却不行,为此,他刻苦学习专业技能和教育理论,通过不断梳理和钻研,很快在业界崭露头角。
随着旅游服务业发展,酒店业人才奇缺,不少大酒店都想高薪聘请年富力强、厨艺精湛的余大师“出山”,但均被他婉言谢绝。“这么多年,舍不得放下这里。”简简单单的回答却真正阐释了作为一名技能老师不忘初心、献身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景!
他经常教育学生,中国菜博大精深,中国文化都可以成为中国菜的元素,他把绍兴水乡、桥乡、酒乡的人文情韵,都融入到他的作品中,每次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因为学校,有他的青春,有他的夫人,更有他的学生和荣誉!
”化平淡为神奇
余铁*热爱教学,但不拘泥于课堂。常常几个看似简单的食材,在余铁*的手里,经过轻巧的烹炒煮炸,立刻就变成丰盛的美味佳肴。
夏传霜,一个来自温州的学生,一次从食堂买了一碗白粥,却完全没有食欲。恰巧余老师经过,他随手抓了一点香菜和红辣椒撒在白粥上,又三下五除二用小番茄做了一朵花放在白粥边沿,顿时,绿的香菜,红的辣椒、鲜艳的花朵,让一碗普通的白粥生动了起来,这让夏传霜大开眼界。
余老师化平淡为神奇的技能,让夏传霜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让他领悟到了烹饪艺术的真谛。为了能成为像余老师一样的烹饪高手,他努力训练,甚至干脆住在烹饪楼。余铁*也用心帮夏传霜实现梦想,将烹饪技术倾囊相授。
余铁*认为,真正的厨师,首先是一名艺术家,做菜是雕琢艺术品。他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他的学生。他涉猎广泛,爱美术、懂建筑、喜文学,多学科的学习、多专业的融合,使他具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余老师,峰会晚宴中那道西湖映月迎宾头盘就是我做的。”“余老师,您教我的鱼茸卷被多位外国宾客品尝,他们都很喜欢。”G20杭州峰会早已落幕,许多话题仍被百姓热议,尤其一场“西湖盛宴”惊艳了全世界。由于“工种”特殊,他们一直守口如瓶,直到峰会结束才能向母校老师汇报这一难忘的经历。
绍兴技师学院(筹)的几位学子作为烹饪组的成员参与了服务工作,回来后他们向学校烹饪专业的余铁*老师“报喜”,分享自己在峰会期间的难忘经历。
作为市技师学院(筹)的毕业生,王铭、蔡成凯、樊勇杰、顾建东经过业务考核和层层选拔,最终被G20杭州峰会组委会选中,担任了烹饪服务工作。整个峰会期间,他们参与餐台布置中的雕刻、自助餐、冷菜、主食、头盘、开胃菜、热炒等工作,不少菜品都受到了嘉宾好评。
余铁*带的学生,3人次获全国级技能大赛一等奖或金奖,20余人次获省级各类大赛二等奖或银奖以上奖项,他本人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授予的“优秀指导教师奖”。接下来,余铁*将通过不懈努力,打造绍兴市现代化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使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示范。
匠人寄语
厨师工作很辛苦,它需要你静下心来,去把一件枯燥的事情琢磨透。用一生做好“一道菜”,把它做到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
供稿:市职业技能开发指导中心、职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