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绍兴市上虞区章镇镇灵运村的田野,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初看与普通农田并无两样,近看才发现,农田旁有一条水体清澈的绿色生态沟,多了菖蒲等水生植物。“经过氮磷生态拦截沟渠过滤,稻田排水在此沉淀、净化后,再流入河湖。”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农村局有关工作人员说,经过过滤,水中的氮、磷含量大幅下降。
农田排水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末端环节,会把农业生产后残留的化肥农药带入河道,其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其它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会直接影响河道水质。利用绿色“加减法”,因地制宜增加生态沟渠、拦截坝等,可对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中的氮磷等物质进行有效拦截,从源头减少肥料、农药输入河道,达到控制养分流失、减少水体污染物、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目的,构筑生态优循环。年10月,绍兴市上虞区章镇镇灵运村的生态拦截沟渠项目开工,工程总投入16.87万元,全部由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建成的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总长度米,包括井枫线西边全长米的排渠清理、生态透水坝、生态跌水堰、反硝化除磷装置、拦截转化装置等设施。年12月底全部完工,服务农田面积余亩。
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在绍兴市上虞区章镇镇大勤畈已建成一条总长度为米、宽度2至3.2米、总建设面积平方米、投资19.09万元的生态拦截沟渠,年投入投用。
近年来,绍兴上虞在生态拦截沟渠建设中,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了必要的节制闸、拦水坎、集污槽、透水坝、复合生态浮床等设施,并合理种植了一批根系发达,氮、磷吸附能力强的沉水、挺水、护坡植物,来改善沟渠生态条件,重建和恢复沟渠生态系统,对田间排水及水闸排水水质进行动态监控,兼有农田排水、污染物拦截和美丽田园建设的功能。
除了灵运村、大勤畈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项目建成和投用外,绍兴市上虞区还在祝温、大善小坞等五个村的稻田中建起了生态拦截沟渠,充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
绍兴日报记者杜静静通讯员朱克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