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王索妮通讯员车军妍
7月上旬的一天,顶着盛夏的阳光,沿着弯转的村道,一辆大巴车径直开进诸暨枫桥镇枫源村便民服务大厅前的一块空地上。下车的这一行人中,有的是乡镇街道的执法人员,有的是村里的党员干部,他们从遥远的山西长途跋涉赶往诸暨东南部的这个小山村,不为别的,只为取经。而这本“经”,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
像这样的“取经团”,枫桥村村主任、第一支部书记骆根土记不清接待了多少。送走一拨,又来一拨,不变的,除了这位干了32年基层工作的村干部的那口浓重的诸暨普通话,还有的就是笑声、掌声和赞扬声。讲解一结束,所有人都由衷感叹,在发源地绍兴,“枫桥经验”历久弥新,仍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村里的那些事
村民自己说了算
半个多世纪前,在信息闭塞的年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让“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一跃成为全国综治战线上高扬的一面旗帜。时光飞逝,到了今天,互联网时代,动动手指就能把信息传出千里,“枫桥经验”能否适应时代的新要求?
这个问题,“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枫源村最有发言权。这座浸润在厚重历史长河中的村庄,在近年来收获的荣誉依旧亮眼。从“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到“绍兴市民主法治村”,最让人信服的,还是它自年起未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矛盾调解率高达%。而这一点,也是骆根土最为自豪的。
“其实很多矛盾还是信息不透明惹的祸。”骆根土说,之所以可以真正做到将矛盾化解在村中,是因为在枫源村,村民可以用手机直接通过“平安浙江APP”上传报料信息,根据村民报料,村委会人员在综治中心就可以迅速处理具体事项。每周二,村里会雷打不动地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督办近一周受理的案件是否处理好,没有办好的则需要总结原因,并向举报人交代清楚进度及原因。此外,骆根土还会悉心观察,看看一段时间内什么类型的事件被举报反映得最多,再根据群众反映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可行性方案。骆根土管这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新时代“枫桥经验”也让距离枫源村30公里以外的柯桥区福全街道锦坞村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十多年前,锦坞村是出了名的“上访村”,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与实践,如今,村里的经济发展和各种事务,均先由村民来提议,那些村里打算做的、正在做的、已经做好的事项对所有村民“全盘托出”,原先的“上访村”“债务村”改头换面,成为村级收入余万元的富裕村,去年还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枫桥经验’为何55年来经久不衰?因为它的精髓就是‘走群众路线’。运用‘枫桥经验’能够使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也会提高人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对此,绍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马永定总结说。
“格子”里的那些事
网格员来显本领
“养犬证怎么办?”前不久,绍兴柯桥区柯岩街道鲁镇社区的兼职网格员刘宝安在巡查中,碰到一位居民咨询这个问题。刘宝安立刻掏出手机,打开网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