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财政构筑两卡一平台
TUhjnbcbe - 2025/2/9 17:21:00

为贯彻落实振兴乡村战略,新昌财政将监管重心延伸到村集体、村民等“神经末梢”,创新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提升“村务卡”“一卡通”和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乡镇财政资金立体监管网,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规范化、常态化,管好乡镇财政资金“最后一公里”。

一、优化“一平台”,着力涉农资金监管网络化

一是数据互通严把支付审核关。通过大数据接口,在导入发放对象库时自动与公安户籍和民政殡葬管理信息进行比对校验,着力解决补助人员信息“数据获取难、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准确”等问题,有效降低向虚假身份和失效身份对象发放补助等不当支付风险。二是系统互联优化资金监管流。实现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对接,通过服务平台和支付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建立平台补助资金发放清单明细和支付系统支付令的“一一对应”关系,做到清册和资金等额同步到达代理银行,降低资金发放失败和错位等问题发生的概率,实现涉农资金监管一条线。三是主动公开增强信息透明度。通过公示公开栏、政务服务网、自助查询机等多渠道,将政策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投诉渠道、工作职责等进行规范和公开,并向群众提供补助发放查询途径。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1+4+X”乡镇财政巡查机制。今年1—7月,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累计发放资金61项,涉及资金1.42亿元,受益农户25.5万人次,开展监督检查5次。

二、实施“一卡通”,致力资金发放一体化

一是资金发放为民而“统”。按照“乡镇管册、部门管事、财政管钱、银行管发”原则,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将以往各补助项目“七卡八卡”统一到社保市民卡发放,实现“社保、医保、补贴”一卡通。共梳理社会保障类、农村综合改革类、计划生育类、农业类、保障性住房类等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近1.8亿,建立发放项目98个。至年底,“一卡通”相关的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五家银行共计办理市民卡41.9万张。二是真抓实干惠民以“通”。打通思想,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各环节责任人对“一卡通”工作的认识。出台《关于规范发放财政性补助资金的实施方案》,明确和规范“一卡通”发放的资金范围、实施单位、职责分工、工作要求,做到政策贯通。通过与市民卡中心的数据联网,消除部门数据“壁垒”与“信息孤岛”,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发起资金发放时,自动获取市民卡卡号等信息,实现数据联通。通过与银行对接,规范通知通告内容格式,受补民众可以通过短信、网银和银行自助查询终端机等方式获知补助发放时间、项目信息、补助金额、可用余额等信息,达到消息畅通。三是监督利剑解民之“痛”。坚持问题导向、清单化管理,会同农业农村、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局等部门,联合推进“一卡通”使用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在乡镇街道全面自查的基础上,五部门共抽调干部25人,组成5个检查小组对10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进行集中整治,调查走访农户户。重点围绕群众“一卡通”“办了多少”“卡在哪里”“谁在用卡”,摸清每户群众“一卡通”发放、管理和使用情况,填制《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入户核查表》,做到上门见人、当面核查、无一遗漏,保障涉农资金安全。

三、推行“村务卡”,倾力“三资”管理透明化

一是村级财务代理全覆盖。针对村级会计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等问题,积极探索村级财务管理新模式,年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会计师事务所,为全县16个乡镇(街道)配备23名代理会计,全县个行政村全覆盖,全面加强村级“三资”管理,有效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二是“村务卡”试点添助力。选择南明街道率先推行“村务卡”试点,推广使用村务卡付款,降低现金使用率,减少资金垫付,缩短采购、报账流程,实现非生产性开支和小额零星支出的无现金化、留痕化、实名制管理,进一步提升村级集体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透明度。目前已累计使用村务卡多次,涉及资金30余万元。三是“三资”监管再升级。开展金财一体化系统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探索,以项目为抓手对财政资金在县、乡镇、村三级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丰富村级报账资料的电子化报送和电子资料归集手段,打通财政资金在线监控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资金监管一条线。同时与银行对接,优化短信提醒功能,在村级资金账户发生交易时,将发放金额、项目和标准等情况告知村级相关人员,方便实时掌握资金动向,并对财政资金与村级资金的拨付及时性进行监督。

来源:财政部网站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财政构筑两卡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