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浪网绍兴名人会客厅之绍兴书法家王国飞书 [复制链接]

1#

王国飞简介:


  浙江绍兴和平人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年生于浙江绍兴,其书法风格初成,拜古帖学一路,又有北碑书法飘逸,蕴籍风雅的字态,宽博宕逸的结体,雄浑开张的气势。其书法点划扎实,线条劲挺,撇捺笔笔送到,自然而不做作,流畅而不别扭。以古法为准绳,有羲献颜柳、旭素、苏*的内核,掺以当代沙孟海等时贤的精华,灌注自己的思考和创造。随心而不随便,写得雄强浑厚、沧澜氤氲、云烟散淡、风轻月明、沁人心脾。多次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作品也被雅昌、博宝等专业机构刊登。


  年12月7日上午,绍兴书法家王国飞受邀做客新浪网绍兴名人会客厅,畅叙学书历程,探讨苏体心得。王国飞潜心研究书法二十余年,书法使他降浮去燥、静心沉稳,使他高情逸态、识美求善,书法提高了他对人生处世的觉悟,获得了精神的归依。现如今书法于他已不再是单纯的喜爱,更成为了一种信仰。他崇尚修己,书法正是一场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自己的修行。

对话书法家王国飞

01.

Q: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您开始接触书法并喜爱书法?

A:一方面是因为家学,我父亲是一位民间画家,我从小就受艺术的熏陶。另一方面是我有个发小,他也喜欢艺术,喜欢书法。小时候我们俩就一起学习书法,在家里慢慢琢磨,后来意识到学书法不能没有老师,就去县文化馆报了书法暑假班,就这样越来越喜爱书法。长大后念书也选择了工艺美术专业,仍旧是以书法为主。

02.

Q:您潜心研究书法二十余年,书法让您的生活与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书法使我的心境、观察力以及审美素养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小孩子年纪时比较爱玩,但写书法能够让心沉静下来,当有人表扬你写得好,便更加会沉浸其中,于是会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临摹书法需要仔细观察字的形态,反复比较,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力也得到了提高。书法五体我都练习的,不拘泥于其中一种,五种字体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色,互根互用,互相融合,使我创作的作品会比学独一家要丰富很多。

03.

Q:了解到您的书学以苏轼为主,您钟爱苏轼之书的原因是什么?

A: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一种字体,就都尝试一下,后来发现苏东坡的字比较符合我的个性,他的字既有天真烂漫的韵调,又有饱满强劲的丰腴之态,不拘泥于古体,自成一派,书法风格自然有意、无拘无束。除了书法,苏轼的人格魅力也非常吸引我,他有高绝的才华、乐观的心态、坦荡的胸襟,*庭坚调侃苏轼的字“石压蛤蟆”,在我看来恰恰也说明压不死的蛤蟆生命力是多么顽强。还有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是沙孟海,沙孟海也是学苏东坡的笔法,他的字透出苏轼的大气。因为崇拜苏轼与沙孟海,我就去找他们的路,沿着他们的轨迹逐渐上手。在有苏体作为基础之后,学习其他的字体也变得容易多了。

04.

Q:您拜访过多位名师,和他们的交流中,您有何感悟?

A:我其实是属于自学型的,我和一些书法家或者画家交流的时候,一般不会和别人探讨技巧方面的东西。我会和他们探讨一些内涵与意境上的问题,例如关乎道、阴阳关系等更接近自然的内容。因为我觉得艺术想要突破,知识量一定要大,眼界一定要广,将这些融到写字当中,才会让作品呈现得更丰富,让自己变得更完善。我的风格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还没成型,有些东西仍在不断改变,自己也还在进步中。我要把我认为是营养的部分吸收过来,为自己所用。

05.

Q:您现在正值壮年,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未来在书法方面是否会做更多的尝试或者突破?

A:尝试突破是每个书法家都想要的。我认为在传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意,这是关键问题。学习传统一定要学以致用,“用”才是关键。有些人寻求突破可能会担心被别人批评,尤其是一种字体写得很有高度的书法家,他可能会考虑改变后别人受不受得了。但我不这么想,我认为完善自己才是硬道理,然后出新意。学得越多,变化或是创新程度就会越大。只是坚守一家,可能只有一家的水平,如果能学两家,就会有两家的营养,宽度就会不一样,所以新意的产生是从学百家开始,学一家只是基础。

06.

Q:您的“尚意求真——王国飞书法作品展”刚刚结束,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准备这次展览过程中的故事吗?

A:“尚意”是宋代的一种艺术思想,苏东坡可以说是“尚意”书风的开创者,他在《论书》中提到“书无意于佳乃佳尔”,学习书法定要以传统为根本,熟后生巧出新意。继承传统和实践创新需要两者兼顾,新意来源于自身的内涵,这也是我办这个展的中心思想。


  这次展览其实也有个故事,并不是单纯为了办展。之前我有个老领导,一直比较抬爱我,也非常支持我写书法,那时候我们成立了冠自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后来老领导因为身体的缘故于两年前走了,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让我办一次个人书法展。当然办展览也是我自己的想法,但举办个人书法展其实是很难的,绍兴有许多名家都没办过个人展。展览不能单一,单一的作品只要看一张就能看到整场展览的效果。与我而言,我喜欢做比较,喜欢有自己想法且比较创意的东西。整个筹备过程大约花了三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毁掉不够满意的作品,等到沉淀下来的作品足够满意且丰富,才开始着手布置展览。这次展览既是我对老领导的交代,也是我自身一个阶段性的整理,总结我目前到底是什么水平,用一个展览让知道我的、不知道我的朋友们做个见证并提点我。

07.

Q:随着书法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孩子去培训班学书法,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A:其实我倒觉得并不一定要学书法,兴趣才是关键,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培训班只是加强兴趣,或者孩子有这方面的特长,所以找个更专业的老师提点一下,但并不是说每个孩子都要往“书法家”这方面去发展。艺术也要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08.

Q:除了书法,您也有涉猎水墨画,而且独爱画兰花,为什么偏爱兰花呢?

A:首先是因为兰花的品格,它象征着高洁典雅、坚贞不渝,代表谦谦君子。在写兰花的过程中,我也能领悟到一些笔法。另外,兰花是我们绍兴市的市花,写的时候我也有种亲切感。还有一个原因是小时候父亲在家里种过很多兰花,潜移默化中我也爱上了这花中君子。我喜欢写得空灵一点,这样看起来会比较舒服,不会让人有压抑感。梅兰竹菊我都喜欢,今后也会花时间去学学其他三君子。

09.

Q:您作为书法届的前辈,能否对正在学习书法的青少年们提一些建议?

A:基础的技法必须正确,通过技法去表现内涵。如果想达到一定高度,必然是在于思想。写得好只是一个技巧问题,真正的高度在于思想。手只是一种媒介,首先要把哲学、道这些问题好好钻研,研读如佛学、哲学等典籍功课,提高自身在文、哲、史等方面的修养,把这些用到写字里是有很大帮助的。不要一味地写,更多的时间要用来思考,思考为什么我写不出名家的感觉,“学表面”只是初级阶段的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不是手在学,而是思想在学,思想境界不一样,手里写出来的就会不一样。


  书法,诠释着汉字之美、艺术之道。如今的王国飞依然像最初踏入书法艺术领域时默默地埋头练习,在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中提升自我,但他始终坚守对书法艺术的纯粹初心。我们期待着王国飞能写出自己理想中的书法风貌,并衷心祝愿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妙品佳作,让观者获得更多审美的享受。

采访:屠蔡唯嘉

编辑:周丹

一审:王国飞

二审:董赢

终审:叶关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