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越城区鉴湖前街有家木匠铺里面的老木匠不一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guides.html

“师傅,红木椅的靠背松动了,能修吗?”“能修啊,这个简单的,你把椅子带来很快就修好了。”正在刨花的冯建祥抬头回答。“我家周边都找不到木工店了,想着到偏门来碰碰运气,果然找着啦。”

66岁的冯建祥,是个有四十多年木工经验的老木匠了,现在越城区北海街道鉴湖社区的鉴湖前街上,开了一家木工店,手工制作凳椅、八仙桌等。

上世纪70年代,木匠是很吃香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及产品取代了原始的手工木活。但在绍兴,仍有像冯建祥一样的木匠师傅在坚守着这门传统技艺。

“在我十多岁的时候,木匠是很受欢迎的,人们家里很多用的都是手工的木制用具。”冯建祥说,为了学这门技艺,他跟着木工队四处做活,“没有工资的,就想着学本事。”冯建祥回忆,那时候,白天跟着木工队做帮工,看师傅们做房子里的门窗、横梁,晚上回家做两个田丝架,这是种田时需要用到的一种工具,“每个可卖0.25元,每天卖掉两个做生活费。”

冯建祥说,自己这一代人,吃得起苦。就这样跟木工队学了两三年后,渐渐就有人来找他做木制品了,如可拆卸门板的排门、农具等等。“装修过房子、做过家具,那时候都是上门去做,需要做的人家也很多。”

“之前有几年木工生意不如以前了,我转行经营其他小生意。有一次,我一时兴起,在自家开的书店外做小凳子,不时有经过的路人问我凳子卖不卖,而我也放不下这做了几十年的手艺,所以47岁那年我重新开了木工店,专做凳椅、八仙桌等。”兜兜转转,冯建祥还是回到了老行当。

他一直坚持用传统的榫卯结构手工制作凳椅桌子。“榫卯结构的家具扎实,能用几十年。”冯建祥的神情中有对传统工艺的自豪感。

随着木工逐渐消失于大街小巷,年轻一代对木工采用的传统榫卯结构技术可能已十分陌生。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别看这凳子很简单,其实很考验木匠的手艺。从对木料的选材,到裁料、刨料、钻眼,再到组装拼配后的刮磨、上漆等,每一道工艺都要求严谨细致。“不同的木材,需要的时间也不同。”

冯建祥的顾客中,有不少是回头客和游客。“前段时间,还碰到过来自上海的年轻人,说自己读的是相关专业,正在讲这个榫卯结构,拿着我的凳子看了好久。”冯建祥说。

(原标题《鉴湖前街有家木匠铺,里面的老木匠可不一般!》,原作者严竹萍*霄。编辑孙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