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项援助活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在绍兴市越城区书圣故里笔架桥26号,有一个“越酿工坊”,墙上醒目地写着“越酿行天下”几个大字。

越酿就是绍兴老酒,就是通常的绍兴*酒。据《吕氏春秋顺民篇》记载:越王句践出师伐吴时,父老乡亲向他敬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游,与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于是*民感奋,战气百倍,终于战胜吴国,一雪耻辱。绍兴*酒酿制技艺源于春秋,成于北宋,兴于明清,已有多年历史。

“越酿工坊”厅堂的墙上有一幅《饮中八仙歌》图,这图把诗圣杜甫的诗具象化地表达出来。杜甫的七言古诗把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练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这首诗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原作即是:“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虽然读图不如读诗美,但毕竟表达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

反而还是另外两堵墙上以六个酒坛子形状,绘制的六幅画,倒是将酒文化与民俗相连,比较深入人心。如《百年好合》男婚女嫁少不了要用酒来助兴;《龙凤呈祥》中小夫妻幸福美满地回娘家,也是要用酒作礼物,孝敬老人;《状元及第》更是要大声喝彩,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

《连年有余》粮食丰收的日子里,杯酿酒之乡必定要“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在越酿工坊还能看到有一套古法酿造的工艺过程,让被称为“*酒之肉”糯米、以及被称为“*酒之血”的鉴湖水,经过浸米、蒸饭、落缸、发酵、压榨、煎酒等多道工序,在被称为“酒之骨”的酒曲的作用下发生了神奇的转化——霉菌将糯米中的淀粉变成了糖,而酵母菌们则负责将糖转化成酒精,这便酿就了闻名中外的绍兴*酒。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酒的酿造,在绍兴,鉴湖水被称为“酒之血”。多亏东汉时期,会稽太首马臻发动民众围堤筑成鉴湖,把会稽山的山泉汇集于湖内,为绍兴地方的酿酒业提供了优质、丰沛的水源,对于提高当地酒的质量及以后成为驰名中外的绍兴酒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老百姓家的《福寿双全》,以及《五世齐昌》都是对酒文化的诉求与颂扬。

在“越酿工坊”的另一面墙上,还有一幅《钟进士豪饮之图》,这钟进士就是钟馗。据传钟馗本是终南山一介书生,但因为长得丑而被唐取消了殿试资格,于是愤而撞死在殿下的石阶上,后来唐明皇生病梦见钟馗捉*并挖掉*的眼珠,唐明皇于是在梦中了解了钟馗的身世,醒来后立即病愈。尔后唐明皇就命宫廷画家吴道子将钟馗捉*画下里挂在宫中驱*辟邪。这“越酿工坊”挂这幅图,大概也是有“免使人间*画符”的意愿吧。

至于“越酿行天下”,绍兴老酒,扬名天下,也能行销天下。这酒琥珀色,透明澄澈,使人赏心悦目。绍兴*酒具有诱人的馥郁芳香,这种芳香不是指某一种特别重的香气,而是一种复合香。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所以绍兴*酒称老酒,因为它越陈越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