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越乡食自序老酒与酱油绍兴人的坚守 [复制链接]

1#
中度白癜风怎么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30/9252414.html

老酒与酱油绍兴人的坚守与融溶

一、千古文脉从来笑谈

绍兴是地地道道的古城,别处城市几百上千年的算,绍兴则屈指一算,至少几千年!多少故事,引人神往,多少传说,均付笑谈。走到外边,碰到有人吹嘘当地名人多,我不禁大喝一声:敢跟绍兴比,少赢十个算我输。

少了大禹治水,还有越王勾践。没了范蠡西施,还有项羽范增,那些个古老的岁月,悠久的历史,如今在绍兴城里,依然能在拱桥坝头,乌篷船里,飞檐角下,一一品味。

单单绍兴府的前身,会稽山阴两县,就有无数的帝王将相、英雄草莽、文人雅士,前面表过的不提,还有:东山再起,踏灭北虏奈何苍生;兰亭右*,曲水流觞风华绝代;幽幽沈园,放翁唐婉一生叹息;青藤书屋,掩不住文长相公的狷狂才气;阳明洞天,文成公立德立功立言冠绝寰宇;鲁迅故里,国民尽知横眉俯首;丁字街口,舍身求变的秋瑾愁煞秋风苦雨;元培中学,莘莘学子不忘百年树人孜孜以求;恩来故居,是少年读书自强不息的中国梦,更是蜡炬成灰鞠躬尽瘁的加油干……

每一位,都是绍兴人的自信骄傲,仍道不明江南万千风情;每一位,也是绍兴人的性格缩影,却言不尽越乡故旧事。

二、百味佳馔有酒乃成

外人看绍兴,总是雾里看花,但有一点却很清晰。绍兴人,离不开老酒与酱油。

先谈谈这酒,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对那个来自绍兴的宾客打招呼:我知道绍兴,那里的*酒很不错。于是,话匣子打开,气氛浓烈起来。*酒的意义就是如此,它让每个绍兴游子迅速的融入当地,或许不是焦点所在,但你的出现,已经让他的生活多了一份真实的存在。

*酒是酒中之祖,或许并不是发源绍兴,但它真正植根于此,被绍兴人亲切地称为老酒。老酒是红妆待嫁的女儿红,也是骑马游街的状元红。抛去老酒的品类身份,老酒是酒肆餐馆旧客常宾的推杯换盏,更是寻常人家一日三餐的一饮一啄。

柴米油盐酱醋茶,绍兴人家的厨房里,还要加上老酒。家家户户无论煎炒蒸煮,都要加些老酒,或腌制调味,或增鲜祛腥,或祛腥解腻,用之调味增鲜。换句话说,老酒就是绍兴人的日常,民以食为天,绍兴以老酒为先。

老酒口感温润,绝无辛辣,口感醇香,婉转微甜。这样的酒性,正好也是绍兴人的群体写照,越乡文风鼎盛,养性修身温和谦恭,做事诚恳踏实,无论起点高低,总是自强不息,勤勤恳恳换得苦尽甘来。

三、万家炊烟“酱”心独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辽阔丰腴的良田沃土,航道丰富的浙中平原,多少山川精灵藏身其间,多少五谷杂粮丰收于此。远古就居于此地的古越山民,与南迁世家的中原文化渐渐融合,成就了如今辛劳于田耕地织,奔波于楼宇高厦,穿梭于餐馆酒楼的绍兴人。

绍兴酱油的名气,在普通人看来不比*酒,可在中餐厨艺界,却是独霸一方。得益于气候宜人风调雨顺,尤其是冬夏两季的充足日照,大大小小的酱缸酿造出了首屈一指,历经寒来暑往,数不清日落月升,直到数月孕育,才能浓郁芳香,柔和味长。

酱油在绍兴的日常起居中,已经不单单是调味品那样简单。晨间酱油泡饭,午时酱瓜解暑,晚上油亮红烧肉。若是让一个绍兴人的饮食,常年不见酱油,等于失了*落了魄,清淡或能一时,寡味才是绝望。酱油调剂出味道,是人情浓厚,也是世事坚守。

四、越乡旧事美过呷酒

我多年奔波于外地,思家思乡之情也日趋渐浓,写《绍兴老味道》,其实就是写记忆中的故乡味,越乡的滋味一直停留心间。

这些年成家立业,过的平稳无奇,却时常挂念曾经的自留地,也不知是否荒草丛生,或者繁花盛开。三十而立,以兴趣所在与各位读者讲述一道道美食,和一个个生活瞬间,满足到一塌糊涂。

最后,记起我叔当年说的一段话,仿佛觉得宿命一般,引录如下。

我叔呷着酒说:现在的毕业生就相当于原先的穷秀才。

啥叫穷秀才?种不了地,杀不了猪,学不会手艺,考不上举人。

看过点书,写过点文,稍微有点抱负闯天下,稍微有点抱怨隐天涯。

这就是秀才。

秀才该干吗?在家,干不了活,去官府,还不够格。

最合适的就在乡里写个信,教个书,弄一壶小酒,酸一下父老。

现在呢,现在的秀才干吗去?!

我也不知道,总不至于让你个秀才闹事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