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84108.html灵空山赋
◎吉庆菊
沁源翘楚,宝岳灵空。赫翠拔之屏障,擢峻秀之奇峰。境内高山,何逶迤而窈窕;望中形胜,自起伏而葱茏。况乃森林茂密,绿绣惊风。入夏有清凉之气,置身怀归隐之踪。帝子来时①,如缘梦栖之所;骚人到处,若有神赐于胸。观其三足倒成,孤峰突起。仰承日月之精华,俯纳乾坤之祥瑞。山岩之上,不藏本色之肤;植物之间,竟得雨灵之沛。罕见之石井巨窟,沃流于深谷交汇。宛若凿以神工,开于*势。接南溟之玉脉,挹之无穷;盈北斗之芳樽,来者长醉。所以俊逸古今,卓然百里。若夫圣寿寺,据山腰。承“半面佛”之相拥,望南天门而共韶②。临谷傍崖,沐清风而知流水;格幽占静,被卿霭而出尘嚣。唐王禅院,起义*巢。往事如烟,历史风云而去;时情在耳,先师遗韵而昭。矧其规模之大,造艺之高。洵乃建筑之典范,殿堂之峻标。况有御笔亲赐,嘉名远辽。至其茅庵古洞,仙峦二桥。步曲阶之云路,惹游目以凌霄。沟通南北,连贯迩遥。入庵须臾,顿则神清气爽;临桥俄顷,瞬而陶冶情操。瞻乎长廊丹柱,凤绘龙雕。莫不讶其公输佳构,嗟其王尔绝招③。更何况对崖壁而意远,穿林海则虑消。而至东钟楼也,犹需攀援曲折,不惧辛劳。惟“十八盘”之超越,若上九重而自豪。更有“舍身崖”,如切如削;“唐山寨”,似斗似坳。荣枯之事,净身之窑。传说无尽,不止渔樵也。至于古树巨松,其谁不叹?倚山而生,随处可见。足两人之合抱,高举成荫;攒逸世之嘉珍,宏开伟岸。最是“九杆旗”④,一茎出,九株炫。直插云霄,挺昂银汉。株株笔直,何震天下之心;落落无争,竟逼世人之眼。矧其名目各殊,声威向远。或“三大王”之坚贞,“一炉香”之峨冕。或“二仙传道”以从容,四海嘉声而无限。及其“一佛二菩萨”者,守护之心不变也。别有风沟洞之邃谷,山崖奇削,沟壑怪生。景彰万象,石幻各形。狂奔之野牛,忘乎尘间俗累;长啸之卧虎,恋乎斯地清明。扑面而盈胸,峦影跌宕;缩脖而贴地,龟鳌若惊。山塔崖则峭,叠翠峰则荣。龙胆龙尾,相辅相承。望壁回头而景妙,寨门对客以时迎。草沟林茂,花缀锦盈。峰迴而眼饱,路转而心清。将*墓之幽谷⑤,虎潭映月,龙槽飞声。嗟夫!灵空山者,立地顶天,若通上界。包容普渡,凭博大之胸襟;拔萃逸群,护一方之安泰。岂不若沁源之俊杰,日月肩担;晋地之英雄,风霜不改?莫问高松之意何如?卫士之宗犹在。拱其伟丈夫,执于大时代。故有远见之家,高情之爱。以康养之大手笔,兴旅游于原生态。追远梦,驰新程;著佳篇,辉四海。何其从容,何其豪迈!斯则感而赋讴,铭其风采也。
。
注释:
①据史籍记载,唐懿宗第四子李侃,因*巢起义,避难到灵空山,削发为僧。这位皇太子死后,被封为“先师菩萨”。唐景福二年建先师禅院,宋端拱二年赐额“圣寿寺”,相沿至今。
②“半面佛”、南天门:均为灵空山景点。下文中的茅庵古洞、仙峦二桥、东钟楼、十八盘、舍身崖、唐山寨、净身窑等,亦是。
③公输:公输,即鲁般,古代著名工匠。王尔:古代巧匠名。
④“九杆旗”:“山西巨松”,它一茎出土,派生九株,株株笔直挺拔,已成为整个华北地区的油松之王。下文中“二仙传道”“一炉香”“三大王”“一佛二菩萨”等,皆为灵空山巨松之名。
⑤传说,李侃太子削发为僧后朝廷派来劝他返朝的那位大将,因李侃太子不肯回朝,后来也追随流落于灵空山,死后葬于这里。
全球共谱沁源赋——“沁源赋”赋文学大赛征文活动启动本报讯(记者)即日起,由山西文学院、山西晚报社、沁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沁源县作家协会、山西老家研学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沁源赋”赋文学大赛活动正式启动,并面向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海内外文学爱好者征集参赛作品。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对外宣传沁源,挖掘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创新元素,打造沁源的现代名片。沁源,因位于沁河之源而得名。境内自然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全县森林面积万亩、天然牧坡万亩,森林覆盖率近60%,居全省之首,是全国天然林保护重点县、全国“油松之乡”。沁源有入选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油松之王“九杆旗”所在地灵空山,有亚高山草甸漫山遍野山花摇曳的花坡,有艰苦卓绝的“沁源围困战”旧址等。目前,沁源建设成绩喜人,连续七年获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深呼吸小城佳”;喜增“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人民喜爱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中国最佳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沁源不仅生态环境优美,沁源人的精神更令人称赞,在抗日战争时期闻名全国的沁源围困战,没有一人当汉奸,没有建立一个维持会,被毛主席称赞为“英雄的沁源,英雄的人民”。年,“3.29”扑火救灾,又打了一场*民大团结、*民齐上阵的战役,众志成城降火魔,齐心协力献爱心,场面惊心动魄,爱心温暖家园,让沁源精神再放光芒。为了挖掘沁源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讴歌正在发生的新面貌新气象,深入挖掘、研究、宣传绿色沁源的历史文化、森林文化、沁河文化,山西文学院、山西晚报社和沁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特组织举办此次赋文学大赛活动。本次征文大赛要求参赛作者以“赋”为文体,以《沁源赋》《灵空山赋》《沁河赋》《沁源围困战赋》为主题,同时也可以选择与沁源历史文化和当代创新内容相关联的素材为抒写对象。参赛作品要符合辞赋的基本要求,保证原创,参赛作品的篇幅长短不限,参赛作者提交的作品数量不限。为鼓励广大赋文学爱好者踊跃参与,本次大赛特设特等奖1名,奖金元;一等奖2名,各奖现金元;二等奖5名,各奖现金元;三等奖10名,各奖现金元;优秀奖50名,各奖价值元的精美礼品一份。所有获得优秀奖以上作品将辑集成书。另外,活动组委会还将把部分优秀赋文勒石镌刻于沁源县的重要场所和风景名胜处,打造成为沁源当地的文化地标。活动期间,活动组委会将组织、邀请部分参赛作者赴沁源实地采风,进一步了解沁源,感受沁源,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本次活动投稿起止日期为即日起至年8月31日,大赛征文网上投稿邮箱为:qyf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