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房者眼中,买房就两个目的:1、居住,2、转卖变资产。无论是买房和卖房,都离不开“二手房”,只有“二手房”有价值才有“固定资产”的价值。近期,围绕房地产新*比较多,绍兴连续2月出台调控新*,主要针对新建住房,对二手房的影响是被动的。而接下去这两个*策是从底层逻辑上去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关系到我们“固定资产”价值。一条是7月份开始,浙江省试点土地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第二条是绍兴市柯桥区出台,今年秋季“学区房”新*。01国库监管地方土地收入这条新*上周出台,已有不少自媒体进行了各种解读。这里情报君也简单谈下自己的了解。首先全国年实施,浙江省作为全国房价最高的省份下月就开始试点实施。*策内容说白了也就一句话,地方土地出让金由税务部门征收,纳入国库监管。监管不代表地方的土地收入变成了国税,这笔收入依旧是属于非税收收入,地方卖地的钱还是归属于这个地方所有。那钱的流向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多了一道监管程序。中央目的很明确,就是结束之前土拍这块地方*府自己监管自己的做法,对土地限制会明显增多,是一次中央财*的加权。我们对这一监管信号背后的意义还是要着重看的。我们为什么对房地产如此有信心?认为购房地产,特别是住宅是“固定资产”投资最稳健的行为,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地方*府土地财*。如今的底层逻辑是地方靠土地去发展地方经济,去建设地方各种基建配套设施,地方*府是不可能砸自己的“饭碗”的。而对于中央把控全国经济时候,就发现许许多多地方*府太过于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导致地方对中央房控*策的消极执行的态度,出现地方调控房价,调一次高一次的根源。看绍兴,年,绍兴全市财*收入亿元,而土地出让金达到了亿元,所以绍兴去年,绍兴总创收差不多有亿元。也就是说,绍兴每赚元里,卖地收入占了40多元。所以,按现在逻辑,城市供地越少地价越高,地价越高推高房价,而供地少了又回造成需求变大的假象,进一步推高房价。楼市持续火热正是因为供需失衡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永远没办法有效调控地方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这样一来,我们的逻辑是不是捋顺了。当“面粉价格”超“面包价格”时候,一座城市的房价不可能下来,土地财*是绕不过去的问题。中央将地方土地收入彻底监管、监控起来,然后逐步把地方*府与土地收入分离开来,避免银行债务和地方债务双“暴雷”,导致国家经济硬着陆。这一个*策对我们购房者和已持有的房子价格会产生影响吗?会不会下跌?情报君认为,短期看*策,中期看经济,长期看人口。房子本身是商品,商品价格短期内一定会随着*策因素和市场环境出现波动。中长期看,社会通货膨胀、城市化趋势、城市经济增速和预期......加上绍兴作为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城市,本身土地资源有限。放眼大局,绍兴房子的价格还是会非常坚挺的。不过这一*策也为我们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相信接下去中央和地方会出一系列配套*策,来呼应底层逻辑的变革,我们可以静观其变。扫码进购房群讨论绍兴楼市02“学区房”流动性变越来越差“学区房”是二手房中的“灰犀牛”。如何抑制这头“灰犀牛”流动性成为*府考虑的关键。昨天,柯桥区发布的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中,明确要每年复查学生的就读条件,并且同一房产三年内只能接受同一户家庭子女就读。按3年很好理解,反正在绍兴买任何住宅,3年都不得交易,关键在于每年要复查。如果要就读柯桥双学区(小学6年,初中3年),购买的住房就要锁定9年,加上现在二孩和三胎*策,“学区房”锁定时间远远超过这一时间。我们都知道影响房子三大因素:学校、商业、医疗。当“学区房”市场流通性极大降低时候,随之会改变城市二手房价格走势。情报君之前就说,以“教育”的名义去投资的“学区房”,一定是首当其冲被砍的,短期内受影响会非常大。最后我们来看下柯桥年学区新*: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