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Shaoxing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一所由绍兴市人民*府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全日制综合性高等院校,年8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年1月,被确定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绍兴文理学院组建于年,由原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原绍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此后绍兴卫生学校、上虞师范学校和绍兴建工中专等学校相继并入;其前身可以追溯至年(清宣统元年)创立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先生曾出任山会师范学堂监督(校长);年启动筹建绍兴大学工作;年浙江省教育厅公示公告绍兴文理学院申请更名为绍兴大学。
截至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共拥有风则江(河东、河西)、南山、兰亭、上虞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97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下设16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2个,高职专科专业5个;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共有教职工人,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5万余人。
历史沿革
办学源头
清宣统元年(年)正月,由浙江省咨议局议员、山阴劝学所总董杜海生等发起,在绍兴府城南街原会稽县立高等小学堂址(今延安路),创办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杜海生任监督(校长)。学堂由山阴、会稽两县共管,经费由官府拨给,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并在当年春季开始招生。以后,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把农历二月初十(当时公历为3月1日)定为学校创立纪念日。
清宣统三年(年)11月,绍兴光复,绍兴督*王金发任命鲁迅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
民国元年(年)1月,撤府建县,山阴、会稽合并为绍兴县,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改名为绍兴初级师范学校。同年2月,鲁迅发表《周豫才告白》辞校长,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府教育部履新。
民国2年(年)6月,绍兴初级师范学校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俗称“绍兴五师”,因原址校舍不敷使用,迁往龙山书院旧址办学,因位于龙山脚下,故又称“龙山师范”。
民国12年(年)秋,省立五师奉命与省立五中(今绍兴一中)合并,成立新五中。龙山师范原址为新五中师范部。旧制师范学生最后一届(第十二届)于年毕业。改制以后新办三年制师范讲习科,至年第六届学生毕业。
民国24年(年)8月,为急需造就小学教育师资,新五中办四年制简师科。
民国28年(年)5月3日,日本飞机轰炸绍兴,龙山师范旧址和旁边的府署衙门毁于战火。学舍被毁以后,简师部先在南门外安顿,暑假后,迁至漓渚宝寿寺分部办学。
民国30年(年)4月17日,绍兴沦陷,学校向嵊县(今嵊州)崇仁镇撤退,并在廿八都一带办学。
民国31年(年)5月,因嵊邑沦陷,学校再向浙南撤退,中学部分入第二、第三临中,简师科第二届学生毕业,未毕业的简师生则多入省立金师。同年10月,又有人向浙南前进,除简师生入省立温师外,其他学生入第三临中。此后,已改名的省立绍兴中学停办,简师部亦停办。
民国32年(年),停办一年后的省立绍兴中学在台州天台重新开学,但不再设立简师部。此时,迁往稽东乡裘村的绍兴县*府,为发展绍兴本地教育,对敌开展文化斗争,筹备复办师范。根据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实施方案,定名为绍兴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民国33年(年)2月4日,绍兴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在裘村附近的南山村建校,并开始招生,同年4月30日举行成立典礼。
民国34年(年)8月,抗战胜利。绍兴简易师范学校迁回绍兴市区,此时,原五师旧舍已倾废,绍兴简师在原承天中学(今绍兴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办学。
民国35年(年)1月,绍兴简师又移至南街南涧桥29号办学。
民国36年(年),绍兴简易师范学校升格为绍兴县立师范学校。时任国文教员的董秋芳,因德高资深,从年2月1日起出任校长。
年5月7日,绍兴解放;同月,由绍兴*管会接管绍兴县立师范学校;同年9月,浙江省文教厅决定学校停办。
年8月,浙江省文教厅决定在绍兴新办绍兴初级师范学校,校址在市区南街柳桥下7号(今延安东路)。
年9月,绍兴中等师范学校建立,校址在今延安路西端南北两侧,北侧则包含原山会师范校址。
年上半年,绍兴初级师范学校停办,办学资源多并入绍兴中等师范学校。
年1月,绍兴中等师范学校校址因被选定建造*府办公大楼,西迁至柯桥阮社办学。
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要求绍兴师范半耕半读试点,该校又被动东迁至山区攒宫宋六陵办学。
年春,绍兴中师改名为绍兴地区师范学校。
年4月,改制为大专,以浙江师范学院绍兴分校的名义招收大专生。
年5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在绍兴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绍兴师范专科学校。
年10月,该校由攒宫迁回和畅堂办学。
年12月,绍兴高等专科学校建立。
合并重组
年10月,绍兴市委市府决定在绍兴师专、绍兴高专基础上筹建“绍兴大学”。
年8月,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绍兴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合并,成立绍兴大学(筹)。
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绍兴师范专科学校、绍兴高等专科学校、绍兴职工大学、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绍兴分校等校合并,组建绍兴文理学院。[1]
年,绍兴卫生学校并入。
年,上虞师范学校、绍兴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并入;同年1月,创办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年3月,学校正式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年8月,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0次会议审核,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年9月,原医院医院两院整合,组建新医院;同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绍兴文理学院入选。
年1月,绍兴文理学院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科学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设有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信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商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上虞分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以及医院,开设本科专业62个,高职专科专业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精细化学品传统工艺替代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清洁染整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越文化研究中心
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体地质灾害防治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中国语言文学高校创新团队、越文化研究高校创新团队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功能化多孔材料与绿色替代技术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
据年5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近五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项。在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基础上,共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34项,其中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在新近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SCI、SSCI、EI、ISTP等四大收录以及一级期刊以上发表论文篇,出版学术专著95部;科研经费累计达2.08亿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年5月,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共拥有馆藏纸质图书.49万册,电子图书约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期刊.99万册,资料数据库47个。[3]该馆主要收藏有中、英文等文种的专业文献,基本覆盖了全校各学科、专业,尤其以*治、法律、经济、教育、英语、文学、美术、历史、医学、计算机、工业技术等文献收藏最为丰富,已形成文学、理学、工学、医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兼容、多学科并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具有较完整的中外文文献资源的馆藏特色。同时,也收集了大量地方志、家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古籍,并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等古籍珍藏本和《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益世报》、《晨报》等近现代报刊影印本。
截至年10月,图书馆拥有馆藏文献总量.9万册(不含元培学院),其中中外文纸质图书.57万册(不含各院系资料室),中外文期刊合订本12.91万册,电子图书.07万册。各类数据库46个,电子期刊.99万种。中外文现刊近余种。生均纸质图书.3册,生均年进书量超过5册。图书馆还收藏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EBSCOhost外文全文数据库》、《ElsevierScience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WorldSciNet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Springer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Scopus外文文摘数据库》、《LexisNexis学术大全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法律法规全文数据库》、《中经网》、《INFOBANK高校财经数据库》、《国研网》、《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等题录型和全文型数据库。
?学术期刊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创刊于年,是一份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前身是《绍兴师专学报》,年随学校升格为本科综合性学院,经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而改名,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是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四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院《中国数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杂志收为论文统计数据源,该刊论文和资料均被大量转载和索引。
教育教学
院系专业
截至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设有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信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商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上虞分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以及医院,开设本科专业62个,高职专科专业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校区学院分布
风则江校区:
河东——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河西——化学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南山校区: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信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兰亭校区:兰亭书法艺术学院
上虞校区:上虞分院
师资力量
截至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共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博士学位的人。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浙江省“人才工程”资助、培养人员47人,浙江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C类项目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0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坛新秀7人。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伍法权
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杜时贵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杜时贵、陈建辉
浙江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夏才初
全国优秀教师(3人):王松泉、朱志勇、俞志慧
学科建设
截至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共拥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8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6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重点学科
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8个):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化学、岩土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护理学、工商管理[3]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6个):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教育学、化学、土木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学位点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化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6个):建筑与土木工程、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会计、艺术
年6月,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公布了截至年底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其中包括绍兴文理学院。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浙江省重点专业,10个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个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10个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2门浙江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本科),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建设课。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纺织工程
浙江省重点专业(3个):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
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10个):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小学教育、纺织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2个):汉语言文学、纺织工程
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0个):书法学、自动化、土木工程、轻化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酿酒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1个):汉语言文学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生物、电工电子、物理、化学、经济与管理、电子科学与信息、机械工程、医学、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
?教学成果
据年5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年以来,绍兴文理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其中1项为第二完成单位)、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其中2项为第二完成单位)、二等奖4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多校联动共享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与实践》(年,第二完成单位)、《“四位一体”现代化书法教学新型平台的创建与实践》(年,负责人:沈伟等)
对外交流
截至年,学院已与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丹麦、日本、韩国等国数所高校建立交流友好合作关系。
合作高校
法国France:
德罗工程技术学院(InstituteTechDIDEROT)
国立化学物理生物学院(B.N.C.P.B)
国立贝塞尔商业学院(B.N.P.Bessieres)
凡尔塞大学(TheUniversityofVersaillesSaint—Quentin—En—Yuelines)
泰国Thailand:
那黎宣大学(NaresuanUniversity)
奥地利Austria: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ofVienna)
德国Germany:
德国大学(AermanyUniversity)
德国拜罗伊特大学(UniversityofBayreuth)
杜伊斯堡大学(UniversityofDuisbury—Essenz)
吕贝克大学(Luebeak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
爱沙尼亚Estonia:
爱沙尼亚大学(EstoniaUniversity)
丹麦Denmark:
欧登塞音乐学院(OdenseMusicSchool)
韩国Korea:
高神大学(KosinUniversity)
祥明大学(SangmyungUniversity)
加拿大Canada:
里贾纳大学(TheUniversityofRegina)
国际技术发展中心(InternationalTechnologyDevelopmentCenter)
美国USA:
美国国家技术学院(NationalInstituteofTechnology)奥克斯纳大学(OxnardUniversity)
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ofColorado)
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ofTennessee)
密西西比大学(UniversityofMississippi)
克拉克大学(ClarkUniversity)
澳大利亚Australia:
南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ofSouthernQeensland)
悉尼理工大学(SydneyUniversityofTechnology)
新加坡Singapore:
英华美学院(InformaticsCollege)
英国UK:
北安普顿大学(TheUniversityofNorthampton)
考文垂大学(CoventryUniversity)
校园环境
?人文景观
一处谓“鲁迅铜像”,在树人广场正中;
一处谓“捐资丰碑”,为捐资筹办大学的香港同胞和绍兴人民立碑以资纪念。南侧置圆桌若干,可谓学生修读之佳处。
?春夏秋冬四景
春景:名“春台”。景点布置在河西校区江滨,桃柳相间布置,大片草坪相衬,沿江安装靠背石椅,可与西湖“江滨读春”媲美。在志廉大楼斜侧消防泵房亭子处题有“春台”,绍兴五师毕业的校友孙福熙,又名春台。是一位有影响的散文家和画家。“春台”是赏春之台,尽现春色之处,名和义可谓妙合。
夏景:名“伏园”。景点布置在志廉楼前,两侧有草坪水中有曲桥江亭,曲桥北侧种荷花,每逢盛夏之际,可在“廊桥观荷”品味“荷塘月色”之佳境。此境他处实不可再。“伏园”取自孙伏园先生名,孙伏园曾在山会师范就读,受业于鲁迅先生,是一位现代作家。取“伏园”寓夏景,含蓄而又易领悟。
秋景:名“秋舫”。景点布置在河东校区江滨女生宿舍西侧。此处铺草坪,插红枫,种桂子,树下设石桌石椅可供休读。此名出自任过绍兴简易师范校长的教育家、翻译家董秋芳的别名,在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象一艘带着秋色的画舫停泊在风则江桥畔,无限韵味,皆在其中。
冬景:名“雪村”。景点建造在河东校区艺术楼东南侧。冬季型草坪作底,布置梅、竹和常青松柏之类,安装石桌若干,可供休读。此为学者章锡琛之字号。章锡琛也是山会师范毕业生,是一位现代出版家。在艺术楼悠扬的琴声之中,伴有缕缕梅花沁香,可贪图梅林听琴之妙境。
对外交流
截至年12月,绍兴文理学院共与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丹麦、日本、韩国等国的高校建立了48个交流合作项目,与港台高校建立了11个交流合作项目。
学校文化
学校标识
?校名
?校徽
绍兴文理学院的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图案为体现绍兴水乡特色“S”型构成。徽章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校名中文标准字体集鲁迅先生的手迹组成。
精神文化
?校训
修德求真
“修德”是育人理念,浓缩着历代绍兴名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体现了大学生爱国荣校的理想追求;“求真”,反映了师生的价值追求,是高校大学生重要且应有的精神品质。
“求真”就是要求师生具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真理;就是办事认真,作风严谨;就是注重实效,不图虚名。
校训“修德求真”之思想精髓与古越先贤崇尚自然、务实尚用、开拓进取之“越学”作风一脉相承,成为校园文化个性和学术品格独特而鲜明的标志。
?路名
绍兴文理学院校园内的各条主干道路是以近现代绍兴籍思想家、教育家名字命名,道路所处的位置尽量与名人的名字词义相关或相近,又与区域景点融为整体,以展现校园文化内涵。
树人路:取自鲁迅原名,鲁迅原名周树人,曾任该校前身山会师范学监。以“树人”命名,是为纪念鲁迅、学习鲁迅,“树人”又有培养人之意,可谓一语双关,意义深远。
元培路:取自蔡元培,分元培东路、元培西路,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教育家,他主张“健全人格”,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倡导“自动”、“自学”、“自律”的精神,以“元培”命名,可提示我们借鉴蔡元培的办学思想,为办名校而奋斗。
建功路:取自陈建功,陈建功是中国现代数学家,且“建功”又有建功立业之意,正可激励当代大学生为国建功,为民立业。
建人路:取自周建人,周建人是中国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和翻译家,生前曾为绍兴师专题过校名,捐过著作,以“建人”命名,又有立德立言立人之意,与校训修德的训示一致。
成章路:取自陶成章,陶成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良士”,建有“巨功”,此路位于学生宿舍区附近,又寓有管理有章法之意,有利规范管理。
竞雄路:取自秋瑾别号,竞雄是女革命家秋瑾别号。“竞雄”词义有竞争争雄之意,此路靠近女生宿舍,可激励女大学生们“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学校荣誉
年1月21日,位列中国内地大学ESI排名第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