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夫小学推进“学习共同体理念下,深度学习课堂改进”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从以“倾听”为核心的教育生态重构,到基于学生真实学习历程的学习设计与改进;从基于学的课堂观察反思,到聚焦焦点学生关键事件的课例研究;从种子教师、种子班级、种子学校,到联盟协同,尊重儿童,尊重差异,互学互助,撬动学习方式和教研方式的改变,努力保障每一位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把握学科本质,促进符合学科本质的学习,是深度学习固有之义,也是佐藤学提出的学习成立的三要件之一。回眸经典课堂,聚焦学科本质,在传承中发展,坚实深度学习课堂改进的脚步。草长莺飞,紫藤飘香,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在如此美好的日子,我们再度携手上海静安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浙江联盟、杭州市时代小学、嵊州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莫国夫名师工作室、叶柱名师工作室、祝贵耀名师工作室举办“聚焦学科本质,推进深度学习课堂改进:第五届‘逸夫之春’大讲坛”活动。活动为期两天,分数学、语文专场。
数学专场
课堂观察
第一节课由上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上德校区校长叶柱校长带领五(4)班的学生一起学习《数与形》。叶特从数字“1”可以用什么形来表示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课末,叶特借助数学家华罗庚名言“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家休”凸显出数形结合的重要性,还让学生在研究中体会极限思想。他强调看图知真相,据图来推理,看图来思考!第二节课由杭州时代小学名师朱元华老师带领五(6)班的学生一起学习《点一点,求面积》。朱老师先让学生算一算三角形面积;然后让学生再点一点P,找到一个与三角形AB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发现“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再在长方形里、外、边上点一点,引导学生探究“相对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是多少”;最后让学生创意设计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节课由逸夫小学名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应海江老师带领他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经过时间》。整堂课用简洁的素材——逸夫小学一(3)班周四课表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课始,学生借助课表独立计算每节课经过多长时间;课中,师生合作总结出3种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最后,学生自己设计课表,并利用学生素材让他们再来算一算经过时间。应老师在润物细无声中开启数学智慧课堂,师生的交流自然又和谐,引领着孩子们一起探寻经过时间的奥秘。
聊课沙龙
三位执教老师围绕“学科本质”这个话题,复盘了自己的数学课堂,反刍学科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
在聊课中,我们发现三位执教老师的课各具特色:叶特的《数与形》让学生在课中体会了解图形的价值,让学生体会推理的魅力,体会无限的意识——极限思想。朱老师《点一点,求面积》一课具有小切口,大容量;低起点,高思维;多体验,重探究的特点。应老师的《经过时间》是借助丰富的活动,走入深度学习;空间充分,突出核心问题。
专题报告
最后,叶柱特级老师给大家带来关于《深度学习:我们可以怎么做》主题报告。他通过具体的课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观点:一、目标立得“高”点儿;二、任务定得“大”点儿;三、思绪飘得“远”点儿;四、方向拎得“准”点儿。
满满一天的数学专场活动,会场里人气爆满,充盈着浓浓的数学思考味。教无止静,学无止静,未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将更加聚焦学科本质,落实深度学习!
语文专场
课堂观察
第一节课由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泗洲小学祝贵耀校长带着逸夫小学六(4)班同学一起学习《组诗:听一场春雨》。祝校长对六年级“古诗文诵读”单元进行了重构,借助“春雨”这一主题,带着孩子们品读杜甫的《春夜喜雨》、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祝老师从季羡林的文字切入,引出“春雨”主题,以“听一场春雨”为驱动,带着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