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违规上路隐患多!老年代步车亟待规范
由于驾驶方便、车型小巧等特点,近年来,老年代步车成为不少老年人喜爱的出行工具。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标准,却让老年代步车成为交通整治的一大难点。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也提出建议,尽快制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实现治理。老年代步车究竟有哪些安全隐患呢?《新闻纵贯线》记者进行了调查。
(电瓶车店外售卖的样品车)
现象:不少店有售
多为接送孩子
在市区塔山小学门口,记者遇到前来接孙子放学的74岁的潘先生,三年前他在绍兴一家电瓶车销售店花块钱,买了一辆带棚三轮电动车,用来接送孙子。车子最高时速是30码,但他一直只开15码。市民潘先生
我们接小孩子,公交车又不能直达。二轮的电瓶车比这个车更危险,三个轮子,肯定平衡还是这个好。下雨的话,没有棚的两轮车或者三轮车就看不清了。肯定是这个好一点。
采访中记者发现,和潘先生一样,以老年代步车作为代步工具的老年人还不少。这类代步车主要以三轮电动车为主,价格在元到2万元不等。在市区的不少电瓶车店,都有出售这种代步电动车。
店主1:三轮的有,不带棚的,带棚的路上要被抓的。
(记者:我们这种三轮车消费群体是哪一类人?)
店主2:就年纪大的,接孩子用的,安全嘛,总比骑两轮车安全,颤颤巍巍的,你说骑个两轮车平衡度也没有这个好呀,他的速度也不快的,车体也比较小。也不容易堵。
(三轮电动车多为接送车)
问题:无法上牌
安全隐患多
根据现有法律,这类店主以及老年人口中安全系数较高的代步车,不符合上路标准,是不能上牌照的。绍兴市车管所许峰
我们车管所对上牌的车辆实现目录制,要符合工信部的合格目录,有合格证,有发票,市面上很多的三轮、四轮电动车,因为没有目录,没有合格证,所以是不能上牌的。这种三轮、四轮车,只能在封闭的场合,封闭的园区或者是景区里面作为代步车,不能上路行驶的。如果上路行驶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高新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韩焕则告诉记者,此类电动车安装了动力装置,属于机动车范畴,但它的硬件设置不是机动车的标准,操控性能差、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对交通规则模糊,都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高新交警大队韩焕
全包围的结构会导致什么,方向不灵活,三轮的肯定不及两轮的灵活。另一个,三轮的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三轮汽车这样一个概念,很多反光的、后视的东西都没有。往往驾驶全包结构的小三轮车,都是一些老年人。那么他的一些控制能力,或者说反应力,往往比年轻人要差一些。发生一些极端的情况的时候,判断力更会出一些问题。那么事故也会导致一些后果。
(改装后的三轮电动车)此外,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路上行驶的大部分老年代步车,由于驾驶座位底,在夜间或者视线不好的路段行驶时,也很难被一些大型车辆驾驶员发现,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发生事故时,车体自身质量很难保护驾驶员,而在事故后期维权时,还会加重代步车方面的责任。高新交警大队韩焕
这种三轮的只要加装了动力装置,那么他一定是属于机动车辆,那么机动车辆的概念,就会要求我们的驾驶员有相关车辆类型的驾驶资质。那么往往这些驾驶员没有这个驾驶资格,这些三轮的机动车又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也会加重责任。到时候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他会像机动车的比例来赔偿。所以这也是导致很不利的一个后果。
(路上的三轮电动车都没有牌照)
呼吁:改禁为疏
尽快出台标准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未来还将有很多老年人面临出行困难的问题。无论从城市治理还是满足老年人出行需求,全社会都不应该回避老年电动车出行问题。上海作为一线城市,去年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