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推荐,请
根据《规划》所示,绍兴的区域交通枢纽,将依托高铁、城际站进行构建。
除了现有的绍兴北站城际客运枢纽之外,还将新建绍兴滨海站综合交通枢纽。
首先,来说说绍兴北站城际客运枢纽。
它在年7月投入使用,但由于此前的设计规模较小,已经无法满足绍兴城市能级发展的需要,在年它实施改扩建,从原来的2站台6线,升级为4站台12线。
未来建成后,绍兴北站仍将以杭绍甬城际客运交通为主,同时还将联合萧山机场,共同打造绍兴的客运门户枢纽,并整合周边轨道、长途客运、公共交通等功能,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成为融杭联甬的城际客运枢纽。
▲绍兴高铁北站TOD效果图
《规划》文件中,关于交通比较重磅的,莫过于计划新建绍兴滨海站综合交通枢纽。
该枢纽选址于滨海智慧通道与跨湾输运通道交汇处,未来将成为区域十字大通道的综合性枢纽,将以服务大型货运交通、东西向杭绍甬滨海城际交通以及南北向跨湾输运交通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枢纽未来并不是独自运行的,而是将通过绍兴3号线—5号线轨道交通、杭州湾环线高速—常台高速通道、于越路—滨富路快速通道等,实现双枢纽之间快速无障碍的互联互通,打造绍兴北站和绍兴滨海站的多式连接通道。
▲绍兴滨海站综合交通枢纽位置示意图
03建立多式联动交通网络
绍兴还将通过建立快速联运环线,加强杭州萧山机场、绍兴北站、绍兴滨海站、绍兴港、宁波舟山港等重要交通枢纽之间的快速连接,实现区域空、铁、路、海、轨的五维联动,提高运输效率、效益。
绍兴滨海新区的快速联运环线,由滨海智慧通道(绍甬货运铁路、杭绍甬智慧高速、杭绍甬城际(磁悬浮))、城际互联通道(杭州湾环线高速、杭甬客运专线、杭绍台铁路)、常台高速和余慈高速组成。
(1)对接航空枢纽站
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网络,加强绍兴滨海新区与周边机场的快速高效联系。
规划通过续建杭绍台高铁—萧山机场连接线、延伸轨道交通机场快线等多种交通方式全方位对接杭州萧山机场。
(2)构建综合铁路网
规划建设杭绍台高铁、沪绍金铁路、杭绍甬城际,实现新区高效融入长三角轨道交通区域一体化,半小时到达杭州、宁波,1小时到达上海,2小时通达长三角省会城市。
▲绍兴综合铁路网络示意图
(3)完善高速公路网
构建“三横两纵”区域高速公路网。
“三横”为杭绍甬智慧高速、杭州湾环线高速、绍诸高速;
“两纵”为杭绍台高速、常台高速,形成与周边城市通达便捷交通格局。
▲绍兴滨海新区“三横两纵”高速公路网
(4)统筹水运布局
贯彻“绍兴港”战略部署,积极发展内河航运,建设“一河两江”主干航道沿线作业区。
规划预留杭甬运河萧绍复线,外移省级骨干航道承担杭甬运河市区段货运功能。
(5)优化轨道交通
加强轨道交通建设,优化调整轨道交通远景线网布局,形成“放射状”结构。
加快地铁3号线开建,加快形成覆盖新区的线网体系。
规划通过绍兴7号线、8号线、1号线分别与杭州8号线、1号线、5号线对接,实现绍兴与杭州的轨道交通一体协同。
绍兴2号线预留延伸至余姚、宁波市区的轨道交通线路,绍兴9号线预留延伸至宁波前湾新区的轨道交通线路,实现绍兴与宁波轨道交通线网的连接。04完善内部交通体系如果说四通八达的外部大交通,是绍兴城市快速获取周边发达城市资源的重要通道,那么这几年,绍兴着力打造的内部交通建设,则是为了将获取的这些外部资源,能更快速、更高效的运转到绍兴城市内部各个板块,加速提升绍兴各个区域的实力。
接下来,绍兴还会继续建设快速路网,完善主干路网,加快支路网的建设。
具体如下:
(1)构建高效快速路网,实现市区十五分钟上高速。
东西向横线:闸前大道、致远大道、于越路、轻纺城大道—二环北路—鉴湖大道、二环南路;
南北向纵线:绿云路、越东路、滨富路。
▲绍兴滨海新区快速路网示意图
(2)完善内部交通联系。
构建方格网状框架性主干路网,承接和输送快速路网的交通流量,服务于城市主要片区之间的中、长距离交通联系。
完善城市道路网系统,加快支路网建设,提高支路网密度,支撑引导用地的发展,服务于短距离的地方性交通活动。
(3)提升智能出行水平。
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库,建立统一的交通指挥体系和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依托现有智能交通设施,整合各区域管控后台,以数据共享为基础,开放数据接口,打通数据通道。
▲绍兴滨海新区道路系统总规划图
来源
网易新闻、绍兴房产焦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