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时我会很开心 [复制链接]

1#

摘要:“用工荒”的背后,有许多用工者或劳动管理部门平时就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  新春伊始,许多地方又闹起了“用工荒”。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仅沿海地区招工难,连历来大量输出劳动力的中西部省份,也加入了“闹荒”行列,千方百计挽留外出务工的家乡人。有人说,这是劳动市场新动向。 说新也不新。这几年,年年都闹“用工荒”,只是区域、行业、程度不同而已。今年的用工新动向,固然有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的原因。但考量“用工荒”,还需从更多视角切入。 譬如,与“用工荒”同时存在的“讨薪难”。许多农民工辛苦一年却遭遇无理欠薪,讨要不成反而受辱甚至受伤。譬如,面临金融危机、经济发展迟缓,一些企业“无情操作”,盲目裁员,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几乎断了生计。譬如,时见媒体披露有的工厂劳动环境恶劣、职工工伤后果自负,职业病求告无门…… 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有谁想到过“用工荒”?想到过有朝一日也会“有求于”农民工?更重要的是,当“用工荒”缓解之后,那一幕会不会重演?会不会“恶性循环”? 毋庸讳言,“用工荒”对农民工来说是个好消息:“身价”行情看涨,就业选择更多;对劳动管理部门和用工者,则是调整*策、改进工作的契机。“用工荒”的背后,有许多平时就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 譬如,年终清欠硕果累累,深想一想却令人沉重。讨薪不是“秋收”,本不该集中收获。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及时足额发放工资,而农民工却非要到年终才能结算,是用人单位无视法律,还是有关部门执法不严?从实践看,讨薪之难难在农民工的弱势,但对于有权力的机构、有能力的企业而言,清欠并不难,否则,何以有年终清欠的累累硕果?既如此,为什么总要到年底才“集中行动”,才“重拳出击”,才“不得不给付”?平时就及时清欠,就不准拖欠,何劳年底兴师动众?如果有人拿清欠当“业绩”,有人“能拖一天是一天”,结果就只能是年年要清欠,常常“用工荒”。 发生“用工荒”,不仅是个薪酬问题,还有劳动者作为社会人的体面和尊严问题,即使他们的要求并不高。 每逢年节,总会有“特别关爱”农民工的见诸媒体,如某地、某企业包专机、专车送农民工返乡过年之类。但年节时日有限,“特别关爱”也非常态,能受益的农民工更是少数。在节日过后更多的平常日子里,在辛勤劳作中,农民工更期盼的是收入多一点、待遇好一点、权益更受保护、人格更受尊重,这些都是用工者和劳动管理部门应该认真对待并切实解决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发生“用工荒”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它们往往因为市场订单变化更容易盲目裁员,一旦需要扩大生产,又由于缺乏人力储备而措手不及。企业发展需要长远目光,需要舍得花“本钱”培训和留住人才——包括熟练工和农民工。 善待员工,尊重员工,是打破“用工荒”的重要手段。


杨远辉说:“水产品加工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树品牌、创名牌,提升九江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抢占国内市场的同时,抢占国外市场。遗憾的是,全市目前水产品加工企业没有抱团闯市场的理念,各自为战,相互竞争,市场拓展能力比较弱。彭泽鲫全市养了5万亩,但每年从青岛港出口到韩国的彭泽鲫约6万吨,没有一条是九江养的。”


自治区这次重启学生奶计划,说明*府是有信心和能力开展好这项工作的。针对学生奶计划受阻的原因,有关*府部门已经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为保证学生奶的饮用安全问题,“学生奶计划”执行企业将实行企业定点、专产专供、价格核定等一系列行*管理制度,坚持学生饮用奶安全、营养、廉价的原则。更为重要的是,为帮助这些企业他们降低生产成本,自治区*府决定每年拨出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奶源基地和定点企业的管理建设帮助。


看完本文后的感觉:


麦道9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