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桥,位于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东部,跨村前平溪江,东西向五孔石梁桥,全长约三十米,宽3.30米,桥高3.70米,孔高3.30米,五孔跨径分别为4.50米、4.92米、5.00米、4.86米、4.10米。
平溪桥两桥台用块石干砌与两边堤岸浑为一体,溪中四个桥墩用条石分层纵横错缝叠砌,迎水面砌成三角分水尖,背水面凸出矩形,三角形分水尖高0.60米,凸出矩形长0.40米,桥墩厚1.70米,结实牢固。两岸桥台与四个桥墩上面搁置五节四拼石梁,四拼石梁平铺为桥面,桥面宽2.30米。桥面两端与两岸道路平持平。桥上没有设立桥栏。
清《同治嵊州志》载:“平溪桥,在十四都,国朝乾隆五十年王澍龄焕文、志云等倡捐建。”据王氏家谱记载,平溪桥为清乾隆五十年()建造。桥中孔南边石梁外侧阴刻楷书“剡东平溪桥”桥名。
据有关资料记载,平溪桥在乾隆五十年建成后,屡遭洪水冲损,多次进行修建。近年为了加固桥面,在桥墩块石间局部以水泥勾缝,桥面铺筑水泥,以增桥抗洪力度,但对古桥的传统古朴风貌有所损害,带来负面效果。平溪桥系华堂古村古今的出入通道,对古村具有重要意义。
金庭镇华堂村位于嵊州市东部,四明山东南面,距县城23公里。华堂村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第二十六世孙王弘基始率族人聚居此地,已经历八百多年的繁衍发展。村内保留了大批明清时期格局与风貌基本完整的古建筑和历史街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王氏家族文化。值得去旅游参观。
作者(陈树尧)简介: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秘书处秘书,绍兴市古桥学会理事,绍兴市古城民俗文化摄影协会理事,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成员,绍兴市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会成员,绍兴市关工委科普团成员。年著《绍兴桥乡》一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