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鲁迅小说《孔乙己》的读者都知道咸亨酒店,咸亨酒店并不是鲁迅虚构出来的,它是有原型的。在鲁迅家乡绍兴的德兴酒店就是咸亨酒店的原型。这是鲁迅的二弟周作人在他的散文里说的。
周作人是这样说的:“我小时候记得我家在德兴酒店做帐,每逢忌日祭典,常看见有仆人拿了酒壶去取掺水的酒来,随后到了年节再酌量付还。
我记得有一回,大约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独自一人走到德兴酒店。在后面的雅座里找着先君(周作人的父亲周伯宜)正和一位远房堂伯在喝老酒。他们夸我能干,分下酒的鸡炖豆逗给我吃,那时的长方板桌椅长凳,装着下酒的盐豆等的黄沙粗碟。
德兴酒店的鸡饨豆一文钱一包,一方面它是下酒菜,一方面它是小孩子的零食。德兴酒店还有很多小菜,陶钵盐水煮长条油豆腐,一文钱一个。你买时装在碗里,上面加些红辣椒茄酱。另外还有萝卜,泥萝卜带皮切长条,用盐略腌与红霉豆腐乳卤渍之,随时可取食。”
这就是周作人描写的德兴酒店,和鲁迅描写的咸亨酒店是不是很想像?德兴酒店是可以先不付钱,月底结账的。可能封建社会的小酒店都是这样,和现在不一样。
在德兴酒店里,一定有很多像孔乙已一样的落魄文人来买酒,所以都成了鲁迅的写作素材。
鲁迅和周作人的父亲周伯宜也经常来德兴酒店和朋友喝酒,所以鲁迅和周作人对德兴酒店很是熟悉。但周伯宜并非像孔乙已这种站在柜台外喝酒的穷人,他是穿长衫的,踱进店面里面,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孔乙已也是有人物原型的,周作人说他家有一个远房堂叔,因为屡试不中,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最后穷困潦倒,疯了。
周伯宜跟孔乙已也有一点点相似之处,就是他考举人总考不上,一辈子就是个秀才,最后因他受他父亲周福清的科场行贿案的牵连,连秀才都革去了。周伯宜一直郁郁不欢,三十多岁就病故了。
周作人的散文里经常提到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要了解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需要看看周作人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