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郑工绍兴的敦厚与兰亭的飘逸滋润着方本幼的 [复制链接]

1#
中科医院专家 http://www.txbyjgh.com/zjjs
09:15

醉美绍兴--方本幼山水画展

年9月11日,“醉美绍兴--方本幼山水画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的作品百余幅,集中展现了方本幼先生近些年的精品力作,有青绿有水墨,他将绍兴的风土人情,山水人文呈现到观众面前,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绍兴画卷。

开幕式结束后举办了“醉美绍兴--方本幼山水画展研讨会”。研讨会由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批评家毛建波主持,王镛、丁宁、章利国、朱万章、周逢俊、杨维民、曹庆辉、陈明、高天民、李一、郑工、于洋等诸位先生发言,由学术主持王平作了精彩总结。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中国山水画的继承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时代课题,并对方本幼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期嘉宾:郑工著名美术评论家

郑工:绍兴的敦厚与兰亭的飘逸滋润着方本幼的山水画

今天在展厅里面看到方本幼先生的画,看到他写的东西,他非常强调他是绍人,生活在绍兴画绍兴。我跟方本幼先生没有直接的接触,只能从画上去感受他这个人的品质、画的品质,我经常讲画品、人品是相对应的。

说到"绍兴"这个主题词的时候,我就想到我对绍兴的印象。我去过绍兴两次,第一次去是在国庆节前后的秋天,那时候雨水不多,天气比较明朗,气候也比较爽快。当时到了绍兴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绍兴的房子。绍兴的房子有一种很敦实、很收敛的感觉,比如说屋顶旁边的墙是砌起来的,屋角没有翘,很收敛的,没有张扬跋扈的那些东西。我再看方本幼先生画的屋子,除了一幅画亭子的时候有翘檐,其他的也都是很敦厚的。他看到了,画出来了,而且把那种感觉也画在画里了,这一点是不是也体现出绍兴人的一种敦实的性格?

暮色归舟51cm×69cm年

人们经常讲绍兴人很智慧很聪明,历代出了不少名人,各领域的都有。但这种敦实就是能够把握住一种度,在放和收之间有一种度。我看了方本幼先生的画,从地方景物中看到人,看到画品的时候,他的这种度始终控制得很好。因为从学院的训练开始,就是训练一种控制力,不管对笔墨的把持也好,对一种事物的表现也好。当然也有一些不拘一格的,比如说像徐渭的画是很狂放的。但是方本幼先生有一种严谨的控制的力度在那里,不管画什么,山水也好泼墨也好,晕染出来的时候能控制到什么程度比较恰当,他的画里面这种恰当很重要。而且你看他的构图,看他的造型,看他的笔墨,就是平稳、敦厚,方块感很强。画大山水的时候,那种大的山体造型基本上也是一种比较方整的感觉,这就是一种品格,一种很重要的东西。他不张扬,这是从对绍兴的印象中得来的。

青霭冷泉满×96cm年

第二个印象就是去兰亭,到了绍兴肯定要去兰亭,兰亭的故事有很多,大家都很熟悉。我对兰亭的印象是走进那个景区的时候,它跟苏州园林的格局和感觉不一样。树林竹子之间有一种阴的、野的、逸的感觉;不像到了苏州园林一样很温馨的,就像家里的后花园似的。它那个有一种山野味,有溪流沿着那条路高高低低下去以后,树木、森林的感觉是很好的,包括那些亭子,还有曲水流觞,你感觉很好玩,有一种野趣。我不知道当年那些文人墨客在那里进行曲水流觞的时候,那种诗、酒、文还有画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但那种状态能让人的心性变得散淡。从城里比较严谨、敦实的状态到了兰亭,那种散淡的状态一出来的时候,画家的笔墨一下子就容易放松。这种感觉在他的画里面同样能够带入,尤其是用水跟墨的关系的时候,也把那种关系带进来。他很强调一种泼墨关系,那种淋漓尽致的感觉控制得很好。

兰亭山云cm×cm年

我第二次去绍兴是今年徐渭的纪念活动,去的时候是春天,雨水特别多。我的一个学生带着我,我们往会场走的时候经过一个公园,旁边有条老街,晚上从那条老街走过去,那是湿漉漉的、一种很湿润的感觉。跟我第一次去绍兴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为季节不一样,所以绍兴是不是有两幅面孔、有两种感觉?这两种感觉都反映在方本幼先生的画里。兰亭的那种飘逸再加上雨水的滋养,可能也造成了绍兴人性格当中的另外一面——柔的一面。如果说方的、整的有一种干硬的东西,有一种秩序的东西存在的话,那么飘逸更接近于比较散淡随性的东西,这种滋润更带有一种人情味。虽然是大自然的气候所致,但是那种雨水的“润物细无声”是能够透进去的,透到你笔下各种景物里面,这种滋润感在方本幼先生的画里面同样体现出来了。

汩汩飞雪泉声乱cm×69cm年

如果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也就构成了方本幼先生绘画的一些特点。这三者构成了这个特点以后,因为今天展出的大部分是近20年的画,从到年,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变化不会太大。不管是你用水墨、还是用实色,这一段时间你的整个画风是比较稳定的,是很成熟的。你的个人面貌在这20年当中是成型的,不管是大幅画还是小幅画,不管是写生还是创作,不管是小幅的风景,还是一种大山水的东西。你现在这一段总体画风变化不大情况下,我想你考虑的是什么?

青亭远眺待鸟归cm×69cm年

我看完了之后,我更喜欢那些水墨的。小幅的受写生的影响,有小写意的东西进去,可能会更随性更尽兴一点。实色跟水墨的关系,在两者中间的那些画,比如说小青绿或者浅绛更接近你作为绍兴人在那个地方生活的一种心理感受,因为它有潮湿的一面,也有野逸的一面。而实色的东西有点干,比如西北的东西,包括画西藏的,还有画黄河等一些北方的景物。虽然到那里去可能有新鲜的感受,但我觉得还是跟你的本性的东西可能会有一种隔阂,这是我个人看画的一种感受。

晓霁cm×97cm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研讨会现场

方本幼,字鹤来,浙江绍兴人。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藤画院院长,绍兴画院执行院长。

擅山水,兼及花鸟;多年来独坐书斋,精研古法,传统功底宽实;广收博取,颖思奇构,风格独特清新。

水墨水乡,承米家青藤之气而另有所悟,集灵动秀逸与朴实淳厚于一体。金碧重彩,追晋唐遗意而揉合今法,力求清丽大方,与水墨体虽异而用同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